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上海,素有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之称,由此而形成了富有历史气脉、地域强势、艺术档次的“海派收藏”特征。特别是在书画收藏方面,更是历代大师佳作荟萃,各朝名家精品汇集,有不少是属国宝级的珍品。并形成了一批鉴赏功力深厚、甄别眼光犀利、收藏成就卓然、历史影响深远的海派收藏大家,展示了海派文博事业的雄厚实力。
追溯海派书画收藏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一是19世纪中期;二是20世纪30年代;三是20世纪40年代末。
上海正式开埠是在1843年11月17日,据《上海县志·卷14》载上海“最初开埠在道光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农历 。”1845年1月,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和上海道台宫慕久商订了《上海地皮章程》,确定将洋泾浜 今延安东路 以北,李家庄 今北京东路外滩处 以西作为英国居留地,即租界的正式建立。其后在1848年、1849年美国、法国亦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租界。上海的开埠及租界的建立,使上海的社会结构、地域形态、人文环境、生存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西方文明的渗透、外国金融的进入、殖民经济的兴起等客观原因,租界内的社会发展迅速。葛元熙在《沪游杂记》中曾说“在洋场,繁华景象日盛一日,停车者踵相接,入市者目几眩,骎骎乎驾粤东、汉口诸名镇而上之。来游之人,中朝则十有八省,外洋则二十有四国。”
据《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载,1853年上海租界内的中国人仅5百多。1854年小刀会起义时,租界内中国人增至2万多。1860年太平军攻打上海时,一下子增至30多万,而到1862年时,已达52万多,后又激增至70多万。这些涌入租界的中国人主要是为了躲避战乱,尽管其中是以平民为主,但其中亦有不少是来自上海近郊及苏浙皖地区的官僚巨富、士绅商贾及名门望族之后。正是由于社会的动乱及战火的漫延,使土地、庄园、商铺、钱庄、作坊、工场等都无法带走,而金银太重、珠宝太招眼、名瓷又易碎,如带上唐宋元明清的名家书画,可谓是物轻价重、可抵万金,甚至价值连城。于是中国历史上不少书画珍品就随着这些逃难的人群,风尘仆仆地集聚于十里洋场,从而形成了上海第一次的书画文物收藏高潮。在这个时期,亦出现了像吴大徵、高邕、胡公寿、狄子平、张子祥等收藏名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已成为远东第一流的国际大都会城市,其经济、商贸、文化的辐射力不仅影响到全国,而且扩大至东南亚及欧美。正是由于金融业的发达和工商业的繁荣,为收藏奠定了厚实的财力。而一批书画鉴赏家的出现,又使收藏拥有了考辨的名家。如吴湖帆在1934年就以上海博物馆筹备委员及董事的身份接受故宫邀请,前往北京鉴定文物并任故宫评审委员。1935年,故宫博物馆藏品赴伦敦参加国际展览前往上海预展,吴湖帆又以审察委员的身份负责整理。张葱玉在1934年受聘为北平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张大千则在1935年应聘故宫博物院近代专门委员。海派收藏正是在这种社会开放、经济活跃、人文昌盛的大背景下进入了一个中兴期,从而使商都海派的收藏和皇都北平的收藏形成了南北辉映之势。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打响。在这之前,已有大片国土沦陷,来自各地的大量难民涌入租界,据有关记载,此时租界内的中国居民已达166万之多,而实际上的远远不止这些。在这国难当头、外族入侵之际,那些士绅商贾、官僚巨富及名门望族之后亦带着不少书画文物逃到租界内,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品种之全都远远超过第一次。从1937年8月13日至1942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日军进入租界时止,孤岛内的书画文物收藏十分频繁,从而使海派收藏奠定了“半壁江山”的历史地位,并涌现了像庞元济、王一亭、吴湖帆、张大千、张葱玉、王季迁、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这样一批收藏家精英,这也是海派书画收藏家中最具实力与造诣的大师群体。海派书画收藏中的相当一部分精品、孤品、名品都是在这一时期汇集的。
海派书画收藏的第三次高潮则是在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批国民党的高官要员及一些老板商人集聚上海,准备出走台湾或海外,他们亦随身带了一批珍贵的历代书画,由于他们在上海生活的动荡,机票、船票的疯涨等原因,使他们只得抛出一些书画藏品,特别是集中在宋元明清的名家范围之中,如范宽、马远、米芾、黄公望、倪云林、仇英、文徵明、董其昌、四王、四僧等。这次海派书画的收藏在数量上虽不及前一次,但在名家名作上还是有特色的,从而亦涌现了像刘靖基、钱镜塘、唐云、钱君匋等一批收藏名家。
- 上一篇:鉴宝会上 八成"宝贝"是赝品
- 下一篇:每年上涨30% 瓷器市场趋势渐热
猜你喜欢
- 2015-03-18 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2015-03-17 书画艺术品投资将迎来新的转折点
- 2015-03-17 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2015-03-17 书画家启功逝世10周年作品展在京开幕
- 2015-03-17 神韵明清——四川博物院院藏明清书画精品展
- 2015-03-17 书画家启功逝世10周年作品展在京开幕
- 2015-03-17 看好收藏品升值潜力 天津市民爱上收藏
- 2015-03-17 收藏书画作品的“门道”
- 2015-03-17 国内收藏会所鱼龙混杂 多打高端招牌牟利
- 2015-03-17 全球顶级收藏家格局发生新变化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