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衮服复制只花了2年
昨天,南京云锦研究所历时两年多,为北京十三陵定陵博物馆复制的两件明代丝织文物全部完工,并于当日启运北京。记者有幸一睹两件万历帝服,分别是穿在最外面的皇袍——“衮服”和类似于现在的衬衫——“中单”,均是复制1957年在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和皇后的陪葬品。
13年织衮服复制只花2年
当工作人员小心地展开“红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时,记者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满眼都是富丽堂皇、珠光宝气,因为织造时大面积夹进了8168米真金线,而且使用了由孔雀羽毛捻成的400米翠羽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金光耀眼,价值十分昂贵。此件文物出土于万历帝棺内西部北侧,复制工作历时2年,织造时分为13片。
记者注意到,小襟内侧绣有一竖行小字“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五日造长四尺一寸夹合”,而出土时绢书标签上也残存字迹“万历四十五年,衮服一套收”,专家由此推断一件衮服从织造到收入内库的时间为13年。为何现代人复制能缩短到2年?工作人员解释道,明代要画师先画图,然后送去地方制作,花费了许多时间,而且纹样复杂,因此一衣制成,需十年之久,现在制图、设计使用电脑,速度当然加快了。
细看款式,圆领,大袖,窄袖口,全身绣的“寿”字多达256个,与“福”谐音的蝙蝠有301只,如意纹271个,寓意“福寿万代”。“衮服”身长136厘米,下摆宽150厘米,肥肥大大,据说是皇帝最隆重的衣服,明代崇尚红色,朱元璋规定“正旦、冬至、圣节日(皇帝生日)、祭社稷、先农、册拜等大典穿衮服”。明朝对衮服的织造一般由内织染局承办,织造前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再由礼部提请,遣大臣祭告,方可开工。
首次成功复制“妆花绸”
照片中,一堆已经损坏的咖啡色织物,残缺不全、图案断续、毫无光泽,就好像枯萎的花朵一般。如果不是专家介绍,没有人会将它们和明代皇帝、云锦联系在一起。这件“中单”出土于万历帝棺内中部中间,刚刚出土时,是金光闪闪的,但是在与空气接触后,迅速氧化、褪色。通过云锦研究所的复制,记者见识了“红八宝四合云纹绸交领中单”当年的风采,“中单”无袖,里与面之间夹了一层薄棉絮,凸于表面的纹样是象征“物华天宝”的八宝纹。据介绍,此件“中单”类似于现代的衬衫,“小衣之外、大衣之中”,尺寸一般小于衮服、龙袍一寸,长四尺。
“这件‘中单’是我们第一次成功复制的“妆花绸’,原来都是复制‘妆花缎’。绸加上了云锦的妆花,就是绸里最高档的一种。”
重现明代植物染色工艺
两件复制品都是“中国红”,由于复制必须尽可能还原明朝工艺,所以全部采用植物染色。负责染色的该研究所质监部主任王继胜揭开了谜底,红色是用苏木(苏枋)的树根染的,先把根煮出汁来,一般要煮4遍,然后加明矾、胆矾“媒染”,接着把红色的汁浇到织造所用的丝线上,等丝线阴干后就能上机织造了。黄色,是用栀子果染的;蓝色,以板蓝或马兰叶子发酵后染的;只要染出了红黄蓝三原色后,其他颜色就简单了,比如绿色是黄加蓝即可。
“在明代植物染色技术就非常纯熟了,相比于现在的化学染色,它除菌性好,对人体没有伤害,还很环保。”王继胜说,原来上紫金山找树根,现在基本都从中药房买。
已复制定陵织物60余件
记者了解到,1956年—1958年定陵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的棺材中出土了600多件匹料和成衣。但由于保护技术不够,它们出土后碳化变质。南京云锦研究所从上世纪80年代成为国家文物局古代丝绸复制研究基地后就一直承担着复制定陵织物的任务,如今已经成功复制了600多件中的60余件,这些复制品如今都展览在定陵博物馆的文物展室中。该所副所长张玉英告诉记者,云锦研究所已经制订了10年研究复制古代丝绸文物的计划。
猜你喜欢
- 2015-03-15 老油画家作品 拍卖市场的“天漏”?
- 2015-03-13 浅绛彩瓷鉴定要诀
- 2015-03-13 非遗题材龙头票《云锦》在南京首发面世
- 2015-03-13 云锦:冷门收藏中的奢侈品
- 2015-03-13 南京云锦人工织造的千年华丽(图)
- 2015-02-10 布达拉宫前花雕预计11日完工
- 2015-01-26 挑花结本涉云锦织制核心机密 首次对公众展示
- 2015-01-13 “最长云锦”《九龙图》拍出135.6万元
- 2014-11-14 “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修缮完工 图
- 2014-11-14 “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修缮完工 图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