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固定商铺靠门道
汕头市区固定的古玩店面主要集中在金园路新旧工艺品市场,也即人们俗称的“古玩街”,汕樟路中旅社附近,中山路、摩逻街也有一些古玩店。
近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汕头市工艺品市场,本以为这个时候非常热闹,结果发现许多店铺门窗紧闭没营业。已经开门的老板则坐在古色古香的椅子上品着香茗,读着报纸,好不悠闲。一老板告诉记者,这里通常是11时左右开店到下午5点左右就关门了,每天在店里以古玩会友,大家一起喝茶聊天,不经意间就把宝“淘”了出来。他们平日里生意没多做,一年下来钱却没少赚。
汕头市文物商店是汕头唯一一家国家文物外销定点商店。从1982年开始经营至今已有26个年头。店里陈列了不少瓷器古董,该店一位姓彭的副经理告诉记者,汕头有收藏瓷器的市民大都偏好明代和清朝乾隆前的瓷器。
据汕头市文物商店的法定代表人陈焕民经理介绍,这两年汕头的古玩市场生意清淡,主要是因为少了很多外地客户,汕头古玩生意也遭遇了“熊市”。“一些生意好的古玩经营者,主要是有固定客户,能够帮客户淘到符合他们心水的收藏品,而一般经营者,生意都不温不火,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陈经理说。
街边摊档摆热闹
近些年在城区街边也冒出众多古玩小摊,这些古玩摊像“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多。临时的古玩摊挡主要集中在金砂公园北侧、西侧人行道,中山公园东侧春杏路,人民广场西侧再就业市场也有一些档口。记者粗略计算,单是这些路边古玩摊就有近百摊之多。固定铺档的古董商大部分是本地人,而流动摊主则多为外地人。
曾先生从事古玩生意15年,2006年从江西老家来到汕头,刚开始他找不到一间租金适中的店面,就在金砂公园的临街摆了地摊,但长期无人光顾。后来碰到两位旅泰华侨,一次性从他的摊上重金买走五件高仿的清代瓷器,他这才有了租店面的本钱,那两位泰国华侨也成了他的固定客户。曾先生说,只要一有好货,他必定通知这些老主顾。
像曾先生从街边摆摊设点把古玩生意做大的古玩商,基本都靠背后的客户支撑,真正在摊点淘古玩、讨价还价的客户并不多。
一不小心买到“破烂”
汕头民间收藏历史悠久,但水平参差不齐,有在古玩界摸爬滚打二三十年、“阅物无数”练就“金睛火眼”的老手,也有资历尚浅的“菜鸟”。收藏品鱼龙混杂,而收藏者水平又参差不齐,加大了收藏风险。
陈先生在汕头做房产生意多年,积累了不少资本,近几年又迷上了古玩,前两年在朋友介绍下入行,一次在古玩市场上看中一件青花瓷,因确定瓶上的锔子(用来连接器物的金属两脚钉)是元代的,便认为这个瓶子也是元代的,大喜过望,于是花了近20万从卖主手中购得。然而前几个月,在外地一民间艺术品鉴定会上,陈先生不远千里捧着宝贝前去找专家鉴别,却被告知这个“宝贝”是赝品,陈先生一肚子苦水。
假货泛滥吓跑人
“持续了几年的民间收藏热,近几年出现‘退烧’现象。”一位长期热衷古玩买卖的行家介绍道:“原因主要是真正有价值的老货越来越少,藏品中绝大多数是赝品,这些都让喜好收藏的人们头痛不已,哪天一不小心看走眼,就花高价买了赝品,一次又一次地花钱交学费,不是人人都愿意接受的事实。”
玩收藏,没有一定经济实力不行。上世纪90年代经济好时,大家荷包鼓鼓,有了闲钱,有了闲心,自然会把目光投向艺术领域;如今,很多收藏爱好者经济状况不如从前,财力有限,而有些收藏爱好者也已经到了饱和状态,无力再花闲钱购买高价收藏品了。
古玩交易“钻”到“地下”
位于金新路与金园路交界处的汕头工艺品市场,是汕头有名的“古玩一条街”。
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里除了各家商店的店主和工作人员外,很少有客人。既然“门前冷落车马稀”,又是什么让这些天天把玩古董的店主们一直坚守在这里呢?“如今的汕头古玩市场表面看似萧条,实质是暗流汹涌,”涉足古玩业20多载的某行家这样说,“我们平时买卖很少在店里进行,所以你们会觉得我们生意冷清,其实我们大部分都是私下交易,或者是经介绍来的顾客,一般会到家里看货。”
私下交易一直是古玩业见怪不怪的现象,据一些古玩经营户透露,与以前主要怕好东西露眼惹来麻烦不一样的是,现在有些私下交易有个特殊原因———从正常渠道来的好东西少之又少,个别古玩经营者会从不法分子手中进货,这种情况下,交易自然只能是私下进行。
据行内人士介绍,做古玩生意同其他行业不一样,面上交易一般都很有限,许多古董商都有较为稳定的客户,客户需要什么货色,古董商都会代为留意,一有新到对口的货就会通知客户。这类客户经济实力都较雄厚,一有看中的古董都舍得花钱。因而做古玩生意的都要靠“门道”和运气。现在网络发达,古玩淘宝者也有通过电子商务等方式完成买卖的。
真正值钱古董并不多见
古玩市场到底有多少真正的“古董”在流通?据谙熟此道的行家介绍,许多对古玩买卖乐此不疲的“淘古族”都抱着“捡漏”、“中彩”的心理,希望能碰运气淘到真正的“宝贝”,但市场上却是鱼龙混杂,真正值钱的古董并不多见。
据了解,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古玩市场一样,充斥汕头古玩市场的古玩多是些价值不高的古代民间用品和仿制造旧的工艺品。器物上的年款和作者名款常常是伪劣的仿品。初入古玩市场、甚至是长期摸爬的买家常常会因走眼而花钱交“学费”。不少藏友多年花心血摆满一屋子的“宝贝”却不怎么值钱。
收藏爱好者日趋理性
前几年收藏热时,不少市民都带着发财梦跻身其中,客观上增加了市场人气,也增加了成交量。但近几年随着收藏知识的普及,懂行的人多了,收藏水准不断提高,不再盲目跟风,所以一些人留了下来,一些人也就退出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古玩经营者说:“最近这两年客人少很多,不但老客户越来越挑剔,就连偶尔来的一些新面孔也是一句话都不说,而是左看右看,绝不轻易出手。”
古玩鉴别全凭眼力学力心力
眼力把关
古玩鉴别要靠眼力“吃饭”。对一般收藏爱好者来说,目前的识别方法仍要靠“眼”。例如瓷器,真正的老瓷器,其表面存在自然磨痕,底面磨痕也有分段不平现象;而伪造的其表面磨痕都是人为打磨,底面磨痕也显得平整而不自然。又如彩陶,真正的彩陶长久埋地下,氧化严重,一些陶面可见草根纹路,将其煨在水中,真正的彩陶渗水性好,吸水快,同时还能闻到一股土腥味;另外,真彩陶上会有水锈,复制品上则没有。学力当道
鉴别古玩,收藏者的历史、文化、制造工艺等相关知识也不可缺少。比如瓷器,首先要知道不同年代瓷器的不同风格。至于书画作品,则一定要很好地了解不同书画家的风格和神韵。再如钱币,要了解钱币有大小厚薄之分,这些差异与钱币所处时代国家的强盛有关,收藏者可根据历史来考证。心力制胜
广大收藏爱好者除了要有好眼力、储备一定的古玩鉴赏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摆正心态。在寻宝、鉴宝过程中,多留个心眼,多看多琢磨,才能练就一双“金睛火眼”。
- 上一篇:石头价值要看形色质纹 收藏奇石有秘诀
- 下一篇:折扇:附有收藏中的别样天地
猜你喜欢
- 2015-03-17 看好收藏品升值潜力 天津市民爱上收藏
- 2015-03-15 搞收藏小心艺术江湖水深
- 2015-03-15 哪里能买到《跟徐湛老师学国画》
- 2015-03-13 从炒房到炒收藏品 民间资本抢滩武汉藏市
- 2015-03-13 蔡康永眼光独到 部分收藏品5年涨10倍
- 2015-03-13 雷锋家乡展出3000件“雷锋专题收藏品”
- 2015-03-13 彩票也是一种好的收藏品
- 2015-03-13 兔年贵金属类收藏品销售走俏
- 2015-03-13 一套80版猴票能换辆宝马 收藏品成为投资新宠
- 2015-03-13 邮市品种遭爆炒 小心接到最后一棒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