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广东艺术品拍卖市场寒意浓

兰亭书童 2008-10-21 艺术市场 评论
美国金融危机“震荡”国内艺术品秋拍

  本月初的香港苏富比秋拍,被形象地比喻为“2008年的第一场雪”,这场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高价神话”最后一道防线的拍卖会最终以惨淡落幕,当晚全场47件拍品,仅成交28件,总成交额1.17亿港元,不到拍前最低估价2.45亿港元的50%。从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回来的国内艺术市场资深分析师伍劲跟记者回忆了这样一个细节:“本来有一幅仇英的画当场拍卖出7100万的天价,但中标的买家却因为公司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题,最终没有付钱。”


  眼下,广州银通拍卖行总经理何伟才正在为11月9日的秋拍作最后准备。“作为广东今年第一场亮相的秋拍,遭遇美国金融危机的寒流,感觉心里没底。”何伟才说,年初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国内就爆发了一场关于当代艺术“崩盘论”的争吵,正反的声音都很大,“现在看来,美国金融危机对国内艺术市场的影响在所难免,几个月前的‘乐天派’估计现在也乐不起来了。”


  “天价王”下马引发全面波动


  艺术市场的“寒流”从年初袭来,中国当代艺术“标王”张晓刚的作品从年初的纽约、伦敦苏富比拍卖就屡遇流拍。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全场成交价最高的是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一号》,但价位对比年初的春拍已缩水了一半。中国当代艺术走势成为美国金融危机后,受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的一环。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更多的是一种投资(投机)型市场,已经被列为股市、房地产之外的第三大资本投资领域。特别是当代艺术品的天价市场,很大一部分是外国资本炒作的结果,金融危机后,这部分资本撤出,整个市场的泡沫必然会迅速被挤压掉。”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最近主持一项“经济大环境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课题,他认为,来自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会影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还会波及整个文化产业的其他部分,比如动漫产业。


  张颐武认为,艺术品始终是一种最虚拟的投资实体,无论是近年来被“炒”起来的中国当代油画,还是古代书画,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的物质实体,其市场价格其实很难衡量,可以一文不值,也可能成百上千万。


  美国老牌投资公司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宣布拿出价值2000万美元的16幅战后和当代艺术收藏品在11月12日的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卖。这一信息,让许多人捕捉到金融危机与艺术市场的微妙关系。


  美国艺术资本集团首席执行官伊恩·派克也表示:“很多曾踊跃购买当代艺术品的华尔街人士现在都在担心失去工作和奖金,而当你的财务状况受到威胁时,你要停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昂贵的艺术品。”


  艺术品市场波动一般会相对滞后于金融市场波动半年左右,“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将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进入深度调整期,而1991年日本经济危机后,随着日经指数的崩盘,印象派艺术品市场下跌了60%之多。”张颐武分析,美国金融危机震荡后首先“价格下马”的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几位“天价王”。


  正在为秋拍备战的北京几大拍卖行,也传出悄然“调整战略”的消息。据透露,中国嘉德和华辰拍卖秋拍都将精简其拍品数量。而素以中国当代艺术为强项的北京保利,秋拍计划较大幅度地缩减现当代艺术部分的拍品数量。为稳妥起见,国内各大拍卖行纷纷对拍品做出调整,更多地推出了被认为是“相对有稳定价值的”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以及古玩。


  广州嘉德和保利“战略转移”


  “现在,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开始明显起来了。”广东公正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谭练透露,“经济不好,我们就想走出去。”几个月前谭练就开始策划在香港举办艺术品秋拍,吸引国外买家,但原定10月的秋拍会可能要拖到年底,“暂时还没有找到足够多的买家参与”。


  广州嘉德副总经理许习文捕捉到香港苏富比秋拍上的一个信息,“岭南画派的价格逆势上扬”。“关山月、高奇峰的作品都拍得不错,关山月的《瀚海明驼》立轴才一平方尺多一点,拍到了20多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许习文告诉记者,面对当代艺术品目前成交低迷,国内各拍卖行都在进行调整,“广州嘉德大概于12月初举行秋拍(冬拍),主要以相对‘保值’的近现代书画为主,包括张大千的敦煌壁画,以及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和岭南画派画家的作品”。


  为了“试水”金融危机震荡下的广东艺术品市场,10月12日,广东保利举行了“金秋艺术品拍卖会”,621件中国书画、古董珍玩仅拍出365.6万元,显露惨淡之势。对此,广东保利专门对稍后的秋拍作出“战略调整”,削弱当代艺术品的拍卖比例。广东保利总经理李红岩告诉记者,广东保利年底秋拍(冬拍)将会力推岭南画派的作品,当代艺术的部分只推出有升值空间的“三线”当代艺术家作品,“价格一般在一两万至五六万之间”。


  “当代艺术的市场在广东本来就很冷,投资风险较大,受金融危机的震荡最为直接,所以我们在筹备秋拍的过程里尽量避开这一块,而是选择了近现代书画的精品作为主要拍品。”将于11月9日开锣的“广州银通”秋拍,增加了近现代书画精品的比例,推出一批岭南画派以及启功的精品。


  何伟才分析说,“广东大约有500家拍卖行,但至少有1/3目前处于亏损状态,未来两年的艺术市场震荡,必然使这些效益不好的拍卖行退出这个领域,如中贸圣佳在广州举行的一场拍卖会后亏损了几十万,现在基本上就退出了广东市场。与此同时,拍卖市场的买家也会经历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以往拍卖行的买家大约有1/5是抱着投机或送礼的目的大宗买入的,金融危机震荡后,这1/5的买家会被市场‘过滤’,剩下的才是拍卖行的真正客户。”


  伍劲(国内资深当代艺术经纪人)?艺术市场 pk 赵力(中央美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主任)


  艺术市场可能要出问题?


  1.有人怀疑,现在艺术市场的低迷,是否与美国金融危机有直接关系?


  伍劲:昨天我在飞机上认识了一位金融界的朋友,他很有感触地说,1998年的黄金危机,全球的央行行长一起开会探讨卖掉黄金,寻找一种新的硬通货,华尔街找到了房地产、股票和艺术品作为“硬通货”的替代品,所以艺术品也可以被称为“软黄金”或者“挂在墙上的黄金”。艺术品以前没有和货币体制匹配,最近四五年来,渐渐成为投资市场重要的阵地,受经济的影响也变得明显,现在它对经济的反应和股票高度一致。以前是股市跌,大家去买艺术品,现在股市跌,买艺术品的人也变少了。


  赵力:当金融界精英们的钱包在2008年内急剧缩水甚至朝不保夕时,艺术市场中的投资性资金当然会出现大幅度“退潮”现象,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会波及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近期行情。近年来,金融和艺术品价格的相关度已经达到了0.48,也就是说,如果金融不好,48%的艺术市场可能要出现问题。美国金融危机对艺术市场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很难说,只能说现在艺术品市场往投资方向发展后,对经济的反应会变快,联动性会增强。但是中国的艺术市场刚刚向投资市场转,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只好先做观望。


  传统书画是不是避风港?


  2.有人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品直接受外国资本控制,金融危机后必然下跌,艺术投资会转向相对价格稳定的近现代或古代书画领域。这怎么看?


  赵力:中国的艺术市场与其他地方不同,中国有大量特色艺术品。古玩、书画占到了中国艺术品的70%。2002年市场调整后,古董却呈现出回暖趋势,而且还在上升。这些古董包括古代字画,价值已经历史化了,容易评判,而且门槛高,炒作困难,价格变化也不明显,本身在艺术市场很稀缺,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市场的避风港。


  伍劲:我不这样认为。从香港苏富比秋拍的数字上看,中国当代艺术的成交率为80%多,与去年的90%多相比下降了几个百分点,但是我们看一下近现代画家,齐白石还是以前的价格吗?今年的价格只有往年成交价的1/3乃至1/5。如果说当代艺术的成交额和以前相比打了6折,但6折后还是近现代艺术的两倍。古代艺术才是真的缩水了。


  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一件乾隆御制《大阅图》拍出6700多万,收藏界嗤之以鼻,马未都在现场说,这件作品的艺术性不强,顶多相当于古代宫廷里的一个纪录片。另外以高价成交的乾隆白玉玺不过是古代工匠打造的大印章,更算不上艺术。宫廷艺术成为拍卖热点,更多地是一种投机行为,也有部分洗钱的因素,不会成为收藏主流。


  古代艺术、近现代艺术不会成为艺术市场的主要投资方向还有一个原因,许多作品都已尘埃落定,名家名作差不多都已落入收藏家手里,像仇英的作品市场上非常稀缺,张大千作品最高价1500万是6年前创下的,已经达到了顶峰,没有什么可交易的了,根本不存在什么避风港。


  现在是否介入的好时机?


  3.现在艺术市场被认为是从6000点跌到了3000点,有人说是一个介入的好时机,但长江商学院的梅建平教授建议投资者不要在这个高风险的时期介入。这又如何看?


  赵力:很多人会在经济危机后购买艺术品。上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和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并没有造成艺术品市场萎缩。比如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1987年全球性股灾这5个世界灾难的阶段中,艺术品市场的增长都超过了100%,原因就在于艺术品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来自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世界的转变中放出了占据的很多艺术品资源。从财富人群来讲,艺术品的真正驱动力不是大众,而是高净值人群,高净值人群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投入的资金占总资金的92%左右。这些人群受金融界的影响很大,但即使现在的金融缩水了,他们手上仍然有钱,并且相对于较低廉的艺术品价格,他们的钱变得更值钱了。


  伍劲:艺术品虽然是虚拟的核心资产,但是发展规模还会扩大,欧美富豪对当代艺术有信心,不然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后的几个小时内,英国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也不会拍出以13亿元卖出的高价。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发展,中国艺术品仍将是回报最高的资产之一。金融风暴过去后,艺术品会成为一种虚拟的核心资产,人文价值要高于黄金的价值。中国进入福布斯排名500强的那些高端人士愿意拿出2%的资产投资艺术市场,未来这个比例至少会增长到5%,艺术市场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


  广东拍卖市场比较保守?


  4.从当代艺术拍卖来讲,广东市场几乎没有市场,因此受全球金融危机震荡很小,广东艺术市场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处于“绝缘地带”吗?


  赵力:广东拍卖市场相对于内地市场来说,的确比较保守,作品偏重于近现代,他们的拍卖情况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但是在收藏上还没有达成共识,所以并不能说形势会走好。好比说,岭南画派的作品一直没升上来,特别是相对于京津画派、上海画派来看。拍卖场上,上海画派代表人物张大千、陆俨少,京津画派领袖齐白石以及新金陵画派的傅抱石作品均已超过2000万元大关,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黄胄的单幅作品《丰收图》也已经达到1595万元,但是作为画派体系最为完整的岭南画派,“岭南三杰”中最高价格高奇峰的《山水》也只是到过422万元,而岭南画派的灵魂人物高剑父的最高价格只是达到可怜的132万元。因为广东收藏力量还没有形成共识,没有共识的群体就没办法把岭南画派的价值带起来。所以,广东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还有待发育。


  伍劲:广东的拍卖一直是边缘化的,广东有钱人没有投资艺术的习惯,这点非常可惜。以前拍卖行里有一句话,卖家就盼广东人,广东人一来成交额能翻一番。但是广东地区进入福布斯500强的富商们还没有意识到艺术品的价值。广东有许多新富阶层,他们的艺术品位都有待提升。艺术市场也是鱼龙混杂,应该淘汰掉经不住考验的小拍卖行。

Tags:广东   寒意   艺术品   拍卖   市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