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回调可能性不大!!

兰亭书童 2011-02-25 收藏资讯 评论

   


    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消费需求仍然是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未来五年,中国人均GDP预计达到5500~6000美元,中国艺术品消费和投资基础得到夯实。

  二是调整经济结构,其中一点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从经济结构调整来看,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提升“软实力”的需要,将获得更多的关注。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品的价值将伴随中国文化影响力在全球的不断扩大,得到进一步释放。

  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未来几年,中国有可能进入滞胀期。富裕阶层为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需要寻找抗通胀的资产或投资品,艺术品正是抗通胀的好工具。可以预见,在通胀预期下,艺术品投资需求强劲。

  资金需要寻找出路。楼市和股市是重要的投资渠道。房价过快过高上升得到控制,调控措施的结果是限制部分资金进入,富余资金需要寻求出路。股市是吸纳资金的池子,但目前表现不稳定。艺术品市场目前规模还不大,适合吸收资金,符合中国现状。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将继续成为吸收资金的小洼地。

  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回调的可能性不大。其原因是中国豪富阶层人数在稳定增长,根据胡润财富报告,中国千万富豪人数达到了87.5万人。

  艺术品市场从来都是富豪的专属。顶级富豪阶层的财富实力是艺术品拍卖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富豪阶层同时也是社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富豪人数规模庞大,相对稳定,并且每年均有增长,这是投资人看好艺术品市场的判断依据。也就是说,完全不用担心未来退出的问题。

  2011年,艺术品投资基金预计将获得实质性进展。尽管艺术品投资基金在中国已经期待已久,也有一些机构做出过尝试,但进展缓慢,收效甚微。

  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投资成本更加昂贵的时期,超级富豪毕竟有限,市场中存在很多具有一定资金实力,但又不足以自行投资的人,具备集合投资功能的基金将为这些人开辟一个分享市场的机会。2010年高涨的市场行情为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品投资基金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1精彩故事将延续...

  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行情异常火爆,而中国古代书画和近现代名家书画的表现最值得称颂,黄庭坚《砥柱铭》、王羲之草书《平安帖》、陈栝《情韵墨花》、八大山人《竹石鸳鸯》等国宝级古代字画价格连连突破亿元关口,尤其是一些近现代艺术大家的作品价格连续创出历史纪录,并带动这一领域整体价格线快速上移,这一现象值得收藏投资者关注。在张大千、李可染、徐悲鸿作品拍卖价格超亿元的影响下,傅抱石、齐白石等大画家的作品有望在2011年里冲击亿元大关,而吴冠中、潘天寿、李苦禅、程十发等名家作品价格也有望在2011年里创出历史新高。笔者预见,2011年中国艺术品价格“破亿”将逐步成为常态,社会大众对此再也不会大惊小怪。中国名家书画仍将是2011年拍卖市场上的领军品种,超千万元的将成为小菜一碟。同时受中国字画强势上涨的影响,几年前曾一度低落的当代先锋画家的画作也有望重新受到追捧,张晓刚、曾梵志、岳敏君等领军人物的作品将会有上佳表现。

  明清官窑瓷器历来是每年春秋两季艺术品拍卖中仅次于中国书画的参拍大项。在2011年及以后的几年里,明清官窑瓷器仍将继续保持2010年的强劲势头,并创出更骄人的业绩。笔者认为:由于国内大多数顶级古代书画的买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一般都是只买不卖的,将导致国内古画市场的单向流动非常严重。而明清瓷器相对于古代书画的存世量要大一些,且本身价格基础也较高。因此,未来几年间明清官窑瓷器将逐步接过中国古代书画的接力棒,尤其是元青花和“清三代”官窑精品瓷将成为近期升值最快的品种,它有望成为艺术品市场下一个天价的主要来源。

  在2011年里,明清精品玉器仍将继续成为拍卖市场的主流,成交价格还将继续创出新高。此外,将会有一定数量的当代玉雕精品进入拍卖领域,首重料、次重工、不论历史文化内涵、单纯以当代视觉审美为主的习俗仍将成为参拍者的首选,其中将以和田羊脂白玉和缅甸翡翠材质佩件最受欢迎,一块冰种翡翠挂件价值数十万、上百万,抵得上一套房子的情况,将会在2011年里屡屡出现。而高古玉行情在持续多年的低迷之后,也有望在2011年里有一定程度的复苏,这从2010年北京中拍国际和瀚海拍卖两家公司的高古玉业绩上可看出端倪。不过由于受前年北京某家拍卖公司天价“拍出”几百件高古玉仿品之影响,高古玉市场的未来行情仍不容过分乐观。

  艺术品投资目前已真正成为抗通胀的一种投资方式,红木家具、古籍善本、各种古玩杂项等拍卖价格也有望延续2010年的上扬势头,取得更好的业绩。笔者预计2011年收藏市场的整体行情仍将会十分红火,这种红火其实是在延续了近两年来收藏市场基本走向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可说是有着相当雄厚的基础。同时,国内的收藏群体也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企业收藏会有所增加,2011年的艺术品拍卖行情还将继续上演精彩一幕...


虎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最为不平凡、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年,因为不仅拍卖市场不断爆出亿元“天价”拍品,更为重要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作为一种新的市场形态,在艺术资本的推动下,正在发育成一种活力四射的现代市场经济形式,即艺术经济已在我国不断壮大。这种趋势在兔年不仅还要延续,而且会愈演愈烈。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亿元拍品无疑让普通藏家望而却步,从而造成了经典艺术品的垄断,而艺术品的垄断是否会削弱其熏陶功能的普遍性呢?资本介入运作的艺术品将来会不会重蹈当代艺术的覆辙?面对强大的资本,普通藏家是否心甘情愿地认输?又该如何应对呢?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和文化部市场研究中心西沐研究员进行了以下对话。

  记者:据《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0)》显示,就去年约586亿元人民币的拍卖成交额来看,机构及资本投资的快速增长仍然是兔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知道,这种趋势是在股市低迷、楼市停滞后社会资本避险的另一种呈现。那么就中国艺术品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而言,您认为资本的疯狂注入是祸还是福?

  西沐: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兴起与发展,既是一种资本行为,更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艺术资本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价值呈现形式。处在市场状态下的艺术,资本的参与既不可避免也不是什么坏事,这是市场发展的大势。

  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将成为中国艺术品价值建构及市场价值体系培育的重要平台。中国艺术品市场要进入现代市场形态,资本市场的发育及发展就不可能是要与不要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如何尽快做大、尽快发展的问题。因为就目前情况来看,只有艺术品资本市场才能有效地推动与化解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我们应当从大处着眼,以建设性的眼光与态度去关注及推动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有序、健康地发展。艺术品资本市场既然是一种市场,就会有自身的市场发展规律。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市场的走势都不可能是永远向上的,也不可能存在一个市场永远是利益最大化的提款机,因为市场是伴随着供需关系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收获与积累风险的,不可能存在只有利益而无风险的市场。在市场过程中,最为直白的理念就是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对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来讲同样也是如此,只是我们应该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让自己更有实力、更智慧、更有学识。

  记者:我有个担心:资本在艺术品市场中运作时必然会产生一些人为的问题,譬如疯狂炒作等,从而让“天价”艺术品接踵而出。然而“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那些被抬起来的艺术品有朝一日或许会重蹈当代艺术的覆辙。

  西沐:中国艺术品资本时代的到来,不仅仅会改写一些价格纪录,更为重要的是它会改变更多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理念、规则与手段。到底亿元拍品标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了新的时代还是预示着一种“大跃进”?这涉及对“天价”认识的视角与理念问题。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承认几个前提:一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特别是进场资金的构成发生了根本变化。机构及资本投资的快速成长,使传统的藏家投资迅速被边缘化;二是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演绎一个新的进程;三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从高峰到低谷是一个过程,而经历“成人礼”的洗礼可能是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不可逾越的阶段;四是收藏文化的培育与精神消费的不断兴起,在经济实力与文化价值的发现过程中有了更多基于价值认识基础上的个性化诉求与判断,而“天价”只有一种表现形式,虽然这种表现不排除用“做局”的形式来展现。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有这样一种状况值得我们去关注:无论是机构还是资本,当面对一个新的陌生领域时,要么一开始畏难而却步,要么就带着一种冲动,带着在别的领域成功的自信与感觉进入。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新的市场进程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不少新的情况与趋势,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天价”横出。这本来是资本为了控制风险而产生的一种自保行为,但过度的“聚焦”与“追高”,已经使本为避险的艺术资本及相应投资出现了不少的盲目性,从而使正常的避险行为有可能不断演绎成为一种冒险行为。

  记者:资本的注入让收藏门槛接近亿元大关,传统藏家迅速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很多人只能望艺术品而兴叹——这无疑会造成高档艺术品垄断,而这种垄断会不会削弱艺术品熏陶功能的普遍性呢?

  西沐:从表面上看的确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讲,关注经典、挖掘经典的价值本是无可厚非的举动,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遇到了一个新的状况,那就是本是投资艺术品、谋求收益最大化的资本,几乎一股脑儿地将关注点聚集在标示性艺术家的经典之作上,用一个又一个的“天价”客观上形成了对稀缺艺术资源的垄断。但是,垄断所付出的高额成本又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艺术资本创新的交易形式,传统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是一级市场(以画廊为主体)的交易及二级市场(以拍卖市场为主体)的交易。除此之外,近几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中还不断地兴起了以信托模式交易为中心的艺术品信托基金或以艺术品资产产权合约份额化为中心的艺术品产权类证券化交易。基金投资与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是对现行艺术品市场的一种交易创新,其资金和专业门槛较低、投资周期较短、流通性较强,这些特点能让更多人有机会进入艺术品市场,从而打开了艺术品交易资本化与大众化的大门,既壮大了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规模,又开辟了一条大众化进程的通道。这是市场竞争与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有利于使收藏成为一种既是资本现象,也是大众化的投资与参与过程,在健康与开放的过程中享受艺术带给人们的乐趣与精神上的愉悦。中国艺术品市场资本化、大众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记者:我们相信,当代存世的典范艺术家的经典之作将会成为兔年艺术品市场的新热点,这也将引爆新一轮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价格热浪。这样一来,普通藏家只好以“捡漏”的心态面对数以万计的当代存世艺术家及其作品,这个“漏”应该如何捡呢?我们又如何应对那些因炒作而产生的虚假价格?

  西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经典性作品“天价”频出,而二三线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则未有大的变化;二级艺术品市场火热,而一级市场则是刚过隆冬,乍暖还寒。艺术资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安全而不断追捧最为靠谱的艺术品,即在美术史上有定论的艺术家的有限的艺术精品,并且是传承有序的“大开门”之作。我们对中国当代存世艺术家的评价,一般来说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一是精神层面,即对文化精神的评价;二是价值层面,即对艺术价值的系统评价;三是作品层面,即对作品的系统评价;四是技术手段层面,即对绘画技术、技巧手法进行评价。这种多层面的交叉评价可以较为客观而又具体地反映其艺术水准与状态。而对当代存世艺术家的作品的价值分析,则可从物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市场价值来分析。综合来讲,当代优秀经典艺术家及其作品需要透露出:具有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突出中国艺术审美的品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物理价值及市场价值;反映先进文化形象,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出新,在表述内容上反映当下人文精神;与当今世界艺术审美文化接轨,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方法及材料等方面有所创造等。

  至于应对那些因炒作而产生的虚假价格,只有靠理性的分析判断,靠持续的市场检验,靠我们的学识与认识来辨别。当然,健康与有效的艺术品价值评估与艺术品市场批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

  记者:大环境的变化成为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变量,关注并分析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大环境是影响市场景气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投资理财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就您看来,目前大环境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西沐:我想大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自觉及文化价值的发现热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不断提升,艺术品特别是具有顶级参与文化标示意义的藏品备受关注,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二是通货膨胀与流动性泛滥,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投资渠道,而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兴起,正暗合了这一趋势;三是国民财富的迅速增长,特别是新富阶层的形成,使他们有了在高端艺术品市场一展力量的实力。加上国家在宏观层面上的造势也对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起到了大的推波助澜作用。总之,2011年及以后,中国艺术品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大的环境更加敏感。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与资本竞争的过程中,有一点可以肯定:2011年会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惊喜与价值发现的快乐。

Tags:回调   艺术品   年中   可能性   市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