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民国收藏家谭敬收藏的真迹和赝品

兰亭书童 2011-06-09 收藏资讯 评论

  谭敬出生于富豪家庭,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收藏家,广东开平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商科,曾经到美国留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谭敬在上海与张大千、郑振铎等人关系极好,在他们的影响下,精于文物鉴定,收藏也很丰富。

  抗战胜利后,原由溥仪带到伪满洲国的大批清宫书画流落到市场,谭敬瞅准机会,先后收得数十件。有北宋赵遹的《泸南平夷图》,南宋赵子固的《水仙图》,元朝赵孟頫的《双松平原图》、赵原的《晴川送客图》、倪瓒的《虞山林壑图》、柯九思的《上京宫词》,明初夏昶的《竹泉春雨图》等。

  谭敬曾得意地说:“目今虚斋落伍,葱玉无力,上海之收买宋元字画一门,谁与我敌?”“虚斋”,是上海滩的大收藏家庞莱臣,当时已经渐渐老去;“葱玉”,是富有三代收藏的张珩,因经济拮据,把所收藏的宋元书画家的真迹转让给谭敬。

  有人说,谭敬收藏的书画九成是伪作。此话虽夸张,但也并非虚言。史料载,1947年秋,谭敬找同门师兄汤临泽,希望为他收藏的书画名品伪造一些赝品,以应付渴望观看书画真迹的人。于是,汤临泽就和许征白、郑竹友等人分工合作,为谭敬伪造了一批名人书画。

  当时,天井的墙壁上挂满了文天祥写的条幅、史可法写的对联、祝枝山的书法,任凭雨打日晒,无一完整。有人惊讶地问道:“如此破烂不堪,有何用处?”汤临泽回答说:“要的就是它的破烂不堪,只有破烂不堪的东西,取下来修修补补后,才最像是真的。”

  有一次,汤临泽从嘉兴收藏家张叔未的后人那里买了一包拓片,包装拓片的纸上还有张叔未手书的“嘉庆某年某月叔未封”字样,他把“封”字撕掉,然后在包装纸上画了阔笔的墨荷,以二百元卖给了书画家姚虞琴。姚虞琴拿给吴昌硕看,吴昌硕竟然没有看出破绽,还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长诗。

  谭敬把这些书画真迹和赝品带到香港。不久,因出车祸卷入人命官司,只好将其所藏的真迹和赝品全部拍卖。这些书画流入市场,令人真假难辨。

  一次书画拍卖会上有一幅明朝文徵明的《梅竹图》。行家说,这幅画让人拿不准,有点靠不住,除了笔法、印章有问题之外,另一个被怀疑的理由是,谭敬曾经收藏过这幅画,谁知道这幅画是不是他让人伪造的呢?(王吴军)

相关报道:

·法新社:黄花梨木收藏热助长价格飙升
·文物收藏,谁来鉴定“鉴定专家”?
·艺术品收藏为何不能打假  谁来鉴定"鉴定家"?
·国家档案已有四成公开 解密中央档案馆:收藏档案125万卷页
·解密中央档案馆:收藏档案125万卷,约1亿多页
·台湾收藏家许伯夷珠宝艺术作品在川展出

Tags:赝品   真迹   收藏家   民国   收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