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品读仰钟杯

兰亭书童 2011-12-04 收藏资讯 评论

  大凡爱好收藏古瓷的朋友都喜欢大件瓷,小件不起眼,其实是一个误区。古瓷不以器大小定论,有许多名贵古瓷都是小件的,例如康熙五彩流水游鱼纹仰钟杯,十几年前就值30多万元,足以证明以小可见大意境。

  笔者收藏一件清康熙五彩人物纹仰钟杯,仰钟杯在当时应是成套的,可惜我仅一件,杯撇口,深腹,小圈足略高,戏曲人物惟妙惟肖,整体来说栩栩如生。做工精细,淡雅清晰,这种仰钟杯存世稀少,是值得收藏和投资的。

  仰钟杯亦称“铃铛杯”、“金钟杯”、“磬式杯”,流行于明、清时期,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明成化、嘉靖、万历时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反映了明末清初的人饮茶有讲究:春宜“牛目杯”,夏宜“粟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仰钟杯”。

  我还见过一件青花麻姑献寿仰钟杯,杯撇口,深腹,收底,圈足窄小略深,底心双圈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康熙时期的仰钟杯更加修长秀美,是康熙朝特有的器形。造型小巧灵秀,胎薄若纸,胎质缜密,坚致纯净,确乎细腻似玉。胎釉结合紧密,釉质细润莹白,与青花翠蓝之色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器外壁通体以青花绘制山水图案。远山苍苍,绿柳依依,三五房舍隐于花木苍山之间,留白韵味无穷,深得清初水墨画之风骨,清雅悠然,意蕴深远。

  康熙在位61年间,青花器的钴蓝色调变化很大,从鲜亮到灰暗,包括多种不同的浓淡色调,但终以青翠明快、色泽浓艳、清新悦目和层次分明的色泽为主流,并成为清代之冠。因而,清末出现过崇尚康熙青花的热潮。康熙时期,景德镇制瓷工匠纯熟地掌握了珠明料和浙料的呈色技术,同时对胎釉原料精细淘炼和焙制,烧出了被誉为“翠毛蓝”、“宝石蓝”的康熙青花,这是一次更新技术的创造,在青花器制作史上列为重要的一页。此时,仅用一种青花色料,便可以充分描绘出景物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使画面富有立体感。这种多色阶青花,层次分明,突破了传统平涂的单调,使青花色如同五彩般缤纷多彩,康熙青花有“五彩青花”之称。充分运用了青花色调的多端变化,虽为单色却有深浅、浓淡、虚实之分,层次丰富,青花为墨,玉瓷似宣,水墨写意,潇洒自如。王家年

相关报道:

·珍宝!日本收藏的十大中国文物【图】

·陈年茅台典当价几近腰斩 专家预期未来白酒收藏
·美医生收藏的艾滋病海报
·收藏“深喉”怒揭收藏黑幕:疯狂市场谁在赚钱
·美国医生展出其30年收藏的6200张艾滋病海报(图)

Tags:品读仰钟杯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