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我的《东坡乐府笺》

兰亭书童 2011-12-04 收藏资讯 评论

  1972年初春,正值林彪事件爆发不久,压抑得太久的人们终于舒了一口气,中国的上空似乎透出了一抹希望的微光。

  也许是被春日的韶光醒了,平日懒得走动的我,心血来潮,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兴冲冲地赶到沪上拜访朋友。那时我是快乐的单身汉,说走就走,直到坐上北嘉线公交车,才想起到市区去找谁呢?当时我已在书店工作多年,天天与书打交道,却乐此不疲,且愈陷愈深,变成了一个爱书入骨的书痴,所交的朋友也大多为书友。不如到书店看看,或许有意外的收获。

  位于福州路的上海旧书店是我访书较多的地方,林林总总的各种书刊供人挑选,这里的书香氛围令人陶醉,流连忘返。旧书店有我的几位知己朋友。“文革”前,我曾在这里购置过不少好书,如苏轼的《苏东坡集》、袁枚的《小仓山房诗文集》、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郑振铎的《插图版中国文学史》及茅盾、巴金的《忆鲁迅》等。此时,上海旧书店已改称为上海书店。门市部的书架上,稀稀落落地陈列着《毛泽东选集》、《马克思恩格斯文选》、《列宁文选》,以及八个样板戏的剧本。可选择的一本没有,而且这些都是新书,与我供职的嘉定新华书店并无二致,令人颇感失望。

  旧书店的二楼是办公室和书库,我刚上二楼,只见友人宣稼生兄正好从办公室里走出来,与我贴面相遇,见到我,他兴奋得直拍手,一把拉住我进了他的办公室。“你来得正巧,昨天书库开放了几种书,作为内部发行,其中有一本苏东坡的词,非常好,不知你是否喜欢?”说罢就从办公桌抽屉中取出两册线装书,我拿来一看,原来是《东坡乐府笺》(上下),这是旷世无双的北宋大词人苏轼的全部词作,我兴奋得跳起来,这正是我需要的,我的洋洋三大册的《苏东坡集》中,独缺他的词作,真是天意!立即掏钱买了下来。

  《东坡乐府笺》系连史纸质,铅印线装本,装帧朴素大方,又显得十分凝重,浓郁古典文化气息迎面扑来。此书由词学大师龙渝生先生笺校,初版成书于1935年,在内忧外患的年代里,龙渝生根据旧钞本精心校释笺疏,面世后,受到词学界的高度评价,一抢而空。之后,他又倾20年之力重校重笺此书,考订极为精慎,并撰写了很有分量和见地的序言,并由商务印书馆于1958年印行。印成之时,正值龙渝生罹难,被打成“右派分子”之日,书因人殃及,全都封存,在书库里沉睡了整整14年。此时获得解禁,可算意外。获得此书的喜悦之情难以言喻。从此,它置放我的案头,成为读得最为频繁的书,苏轼旷达的胸怀,豪放杰出的词风,极大地感染了我。后来,我成了“龙迷”,陆续购买了龙渝生编著的其他著作,如《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渝生词论文集》等。

  龙渝生先生是现代词学界公认的三位大师之一(另二位为夏承焘和唐圭璋),他精于诗词曲赋,造诣深厚,与毛泽东有诗交。然而,自古“文章憎命达”,诗人也然。龙渝生先生的晚年命运坎坷。最近,偶翻1998年的《新华文摘》,读到剧作家沙叶新先生的《感念师恩愧对师》一文。知道1968年龙渝生先生已经逝世,那是一个动荡而悲凄的年代,一代大师在无声无息中走完了人生。不禁催生无限同情。

  最近,又翻阅《东坡乐府笺》,当年购书的发票飘了下来,当时规定书店工作人员自己购书,要保存发票,以免“瓜田李下”之嫌。这张发票开于1972年2月27日,十分准确地记录了购书的日期,算起来,这本书已陪伴我近40年了。陶继明

Tags:东坡   乐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