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昨日,“上海奇石盆景博物馆”原址上,已矗立起小区楼盘,而刻着博物馆名的巨石,废弃在一旁。图片/新京报记者 张永生 摄
前晚,年过七旬的刘光嘉及妻子向记者讲述强拆经过。
刘光嘉出示博物馆内部图片中,摆放着各种盆景。
上海一私人“博物馆”遭强拆,主人称丢失价值上亿藏品,告区政府索赔
在电子地图上,与沪闵路1448号对应的是“上海奇石盆景博物馆”。但去年4月27日,这里被强拆,建起了楼盘。
昨日,由这次强拆引发的一场被称为“有史以来最贵民告官案”的诉讼官司,在上海市长宁法院开庭,原告是“上海奇石盆景博物馆”主人刘光嘉,他向发动强拆的闵行区政府索赔2.89亿元。
遭强拆后万件藏品失踪
昨日上午,刘光嘉的儿子刘文浩,坐在原告席上梗着脖子,一口气列举了十来个强拆当日灭失的贵重物品。
庭审过程中,气愤的刘文浩,还一度冲着被告席上闵行区政府的代理律师大喊“还我家东西。本案不调解。”
引发这场官司的是2012年4月27日的一场强拆。
据刘家律师介绍,当天早上6点40分,10多个自称参观者的壮硕男子来到院内,直接将刘光嘉蒙头架上一辆面包车,刘妻、保姆及几名花匠,都被带走。
当天下午,逃脱的保姆打电话通知了刘文浩,可等刘文浩赶回家,发现自家潘家34号已成废墟。同时消失的,还有父亲建立的“上海奇石盆景博物馆”,在这座数千平米的“博物馆”里,原本陈列着父亲40年来从全国各地淘回来的上万件藏品,那天尽数丢失。
刘光嘉夫妇被送进一座毛坯房,被困了30来个小时,之后有陌生人给刘文浩打来电话,他才将父母接回。
行政赔偿无果告区政府
据刘家事后了解,这场强拆的组织者是闵行区政府,刘家提出行政赔偿申请,2012年10月25日,闵行区政府作出《不予行政赔偿决定书》,刘光嘉夫妇将政府告上法庭。
刘家共提出20项诉讼请求,除了请求确认暴力强拆行为违法外,还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藏品、财物损失2.1亿元,判令被告支付博物馆重建费等0.78亿元。
昨日下午,原告律师向法庭陈述刘光嘉夫妇被暴力控制及博物馆被强拆、藏品灭失的证据。其中一组视频证据显示,疑似指挥拆迁人员在现场瓜分藏品。
被告方称闵行区房管局录有拆迁现场视频,“不存在暴力拆迁。”其律师还表示,强拆有法律依据,未违反法定程序。
今日,该案将继续审理。
■ 案情
官方视频录下强拆现场“分赃”
“这些东西我都要。”
“好一点的镯头(手镯)有吗?”
“这里有玉器之类的东西,可以拿吗?”
“钞票是被派出所拿走的,我们不过是经经手而已,一个小的保险箱……”
视频里,不时晃动着拆迁人员搬运物品的身影,有人喊着,“这些东西我都要。”有人大声叫着:“算你们的了!”
“不知道你们是否清理光了吗?不然待会我们跑上去就麻烦了。”
这是记者从原告刘光嘉的儿子刘文浩手里拿到的一段视频,这个由闵行区政府提供给法庭的公证视频里,镜头扫过刘光嘉的博物馆内,墙上的字画,靠墙搁着的奇石盆景美不胜收,但与视频同步的声音里,发出如上对话。
昨日早晨8点,在长宁法院门口,等着开庭的刘光嘉的儿子刘文浩说,这段视频是自去年4月27日父亲的博物馆被强拆后,父亲的代理律师几次三番请求才从法院拿到的,“是闵行区政府提交的强拆现场公证视频。”虽然视频只有10分钟长短,但“他们赤裸裸瓜分我家东西的声音还是让人吃惊”。
■ 焦点
官方称“博物馆”属强制搬迁范围
昨日庭审上,双方第一个争辩的焦点就是“博物馆”是否在强拆范围内。
潘家34号和沪闵路1448号
刘文浩说,安乐村潘家34号是他家的宅基地,由政府划拨。1990年左右刘光嘉租下旁边的鱼塘,搭建起了这座博物馆,随后又将宅基地和养殖地围上围墙,成了一个大院子。他家原本的宅基地门牌号是潘家34号,博物馆小有名气后,刘光嘉找了派出所,博物馆有了个对应的门牌号,沪闵路1448号。
2006年,啸宇房地产公司拿到了动迁许可手续,博物馆和刘光嘉的宅基地被列入拆迁范围,这里将要建成一个小区。该公司屡次找到刘家,想要说服其搬迁。但因搬迁博物馆需大笔搬迁费和安置费,协商未果。
官方称强拆有法律和文书依据
2009年,刘光嘉收到闵行区房管局的(2009)287号裁决书,称刘应在接到裁定书15日内搬离。之后闵行法院行政裁定准予强制执行。2012年,法院又下发了执行通知书和公告,明确提到刘光嘉应搬离潘家34号。
“潘家34号是我家的宅基地,原以为强拆的只是宅基地上部分,因搭建博物馆那部分压根儿就不是宅基地。”刘文浩说,这是闵行区政府借着司法强拆的幌子超范围强拆。
“既然你自家的宅基地和博物馆在一个大院子里圈着,这块整体就是潘家34号,没超范围强拆。”昨日,闵行区政府代理律师表示,组织实施强制执行缘于其拒不履行法律义务,被告有明确法律依据和文书依据。原告所称“博物馆”属于强制搬迁范围,被告没有违反法定程序。
“被搬迁物品由拆迁公司保存”
政府代理律师称,被搬迁物品的保管和移交责任主体是拆迁人,即啸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拆迁人曾多次通知原告核实并领取,但原告置之不理。无违法则无赔偿、无保管则无返还,被告不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对此,刘文浩称曾去核实,“一些贵重物品都不见了。”
■ 讲述
被拆博物馆藏四万奇石
“上海奇石盆景博物馆”在上海颇有名气。前晚,77岁的刘光嘉戴着助听器,不住声地介绍他已被强拆一年半的博物馆。
院子是1990年前后刘光嘉接手的,原先是一片别人经营不下去的养殖场。
由于与自家宅基地毗邻,痴迷于盆景奇石收藏的刘光嘉恰好需要一块空地存放藏品,遂将租来的养殖地用红墙围起,利用养殖场的鱼塘和空地搭建起这座私人园林。
经过近20年的经营,刘光嘉的园林已发展成具有5个展览馆的“奇石盆景博物馆”,藏有20多件大型木雕、40多套红木家具、300多件明清瓷器字画、400多件玉器、2300多盆盆景、40000多块奇石等。这些还不包括未列入清单的私人物品。
参观者最先都是亲朋好友,之后是口口相传而来的人。2006年,刘光嘉通过报纸发出“欢迎志同道合者来免费参观”的声音,与此同时,他也在院门的奇石上刻上“上海奇石盆景博物馆”的招牌。
一时间,院内陈列的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千年唐代紫薇古桩、珍稀的五棵侧柏古桩,以及悬挂于墙上的名清代字画,引来不少参观者。此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后,“沪上最具规模奇石盆景博物馆”的名头不胫而走。
新京报记者 张永生 上海报道
- 上一篇:网售航天系藏品多为臆造品升值难
- 下一篇:流散文物疑现北大?圆明园称有待鉴定
猜你喜欢
- 2015-03-17 立陶宛琥珀博物馆收藏“波罗的海黄金”
- 2015-03-15 总价超亿元精品紫砂壶亮相上海人气十足
- 2015-03-15 著名的私人藏瓷
- 2015-03-15 国家博物馆爱上东阳木雕 7件作品被永久收藏
- 2015-03-15 苏州艺术品市场“冷”中求变
- 2015-03-15 “傅抱石大型艺术精品展”将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
- 2015-03-13 专家讲解古陶瓷的科学鉴定和收藏
- 2015-03-13 书画保管讲究多 金秋晒画不可取
- 2015-03-13 上海听到了春天的脚步 今最高气温20℃,周末降雨降温
- 2015-03-13 上海体彩微信推广将启动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