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当地村民挑灯夜战疯狂挖宝。
江堤被挖得到处都是沟壑。
村民向记者展示挖到的宝贝。
新华报业网讯在南京高淳区砖墙镇和安徽省宣城水阳镇、狸桥镇交界的水阳江河道上,每天数百村民云集疯狂挖宝,与此同时,每天数十名文物贩子云集此处收购,此情此景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当地传言,无数村民靠此发财,少则数万元,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近日,记者前往暗访。
初探:小饭店聚集6个收宝人
当记者一行抵达宣城市水阳镇时,已是中午时分,但整个小镇上依然车水马龙,其中不乏外地牌照。
“传言是不是真的?在哪里挖宝?”记者一行向一个饭店店主了解情况。饭店女老板问我们是不是来收宝的,并小声说,里面包间里正在吃饭的六个人都是收宝的,有本地宣城人还有马鞍山人和南京人,“他们在这里已经快两个月了。”
当记者询问在哪里挖宝时,女店主介绍,只要到江堤上,就可以看见。“不过这段时间白天挖宝的人没有,可能要等到晚上。现在派出所派人看守,没人有这个胆量。”女店主建议,最好不要晚上去收宝,现在出现了一些假的宝贝,晚上看不清,容易上当。
初入水阳镇,就了解到这些情况,看来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风传:村民挖宝发大财
“真的有很多人挖到宝贝了,那边村子里的人都发大财了。”女店主说,“从去年就已经开始,夏天涨水的时候歇了,现在河道施工,又开始挖了。”
午饭后记者走到街头打听,发现挖宝的事情在当地妇孺皆知,很多人甚至见到过村民挖到宝贝,现场卖出几千元。
“都是对面砖墙镇、狸桥镇村子的村民,水阳镇子里的人去挖宝的很少。”在水阳镇街头,另一位店主告诉记者,他经常去挖宝的地方看,对面很多村民家里都放着很多宝贝,瓷器、陶器还有古钱。“一个碗,说是长沙窑的,就卖了5000多块,真不敢相信,我亲眼看到的。”这位店主说,“钱肯定卖了不少,有没有一个亿我不知道,不过卖几万元的人真不少。”
“最初这里很平静,后来有人将挖到的瓷器卖了钱,于是大家都放下手里的活前来挖宝。”这位店主介绍说。
现场:数百人云集挖宝
穿越镇区几百米,就来到水阳江的大堤上。时值枯水期,整个水阳江只剩下一百多米宽的水面,不远处几台挖掘机正在作业,而在稍近一些的河床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些人在挖土。
来到对岸,地上随处可见陶瓷碎片。一些村民三三两两地聚集着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泥。“今天派出所在处理一个案子,没有人来值班。”一个村民笑着说。记者转到另外一个土坡,发现这里的人更多,近百人聚集在一起挖宝。
“肯定是挖到宝贝了!”记者正在与一个村民说话的时候,几十米远处一阵骚动,一个村民抱着一个东西匆匆上岸离开。
“这么多天挖宝赚了多少钱?”记者向一个村民打听,“好几万哩!”旁边的村民替他回答。在现场,一个40多岁的村民正在清理挖上来的宝贝,记者注意了一下有两个罐子、四个红釉瓷碗和一个钵。他告诉记者,这是他们三个人一上午的收获。前几天总共挖出来的宝贝只卖了2000多元。
直击:挖掘机下抢钱大战
下午3时多,水阳江河床上人比先前多了一些,依然在紧张进行。
“发现古钱了。”就在这时,远处的挖掘机下几个村民弯着腰在争抢什么。闻听此消息的村民立即放下工具,向那边跑去。
记者随着人群来到附近,得知果然是发现了很多古钱币。此时几十个村民聚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用手在泥地里抠。
“注意安全!”施工人员不断叫喊,但村民根本不顾。一些抢到古钱的村民,笑着跑开,一些没有抢到的村民依然在“战斗”。
下午4时左右,一辆警车呼啸而至,挖宝的村民立即呈鸟兽散,到大堤上坐下来休息。大约半个小时后,随着警车离开,村民们又蜂拥回到原地疯狂挖宝。记者从警方了解到,他们每天都会派人蹲守,但警力有限,有其他案件时就脱不开身。
傍晚5时许,太阳渐渐落山,挖宝现场开始来了很多给丈夫送饭的妇女。半小时后,天渐渐黑了下来,挖宝的村民纷纷点亮头顶上的矿灯,霎时间,水阳江边灯光闪烁。“晚上继续,一直要到夜里12点。”一个村民告诉记者。
乔装:这个东西你要不要
暗访中,记者一直以收宝的文物贩子身份出现。当日午后,记者刚刚从水阳镇抵达对岸,就有一个村民主动询问记者,是不是来收宝的,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鸟形状的瓷器给记者看,其中有好几处破损,他要价3000元。记者借口破损严重,没有答应。
抵达挖宝现场后,闻听记者是来收宝的,一些村民将上午挖出来的宝贝给记者看,让记者出价,记者注意到,这些挖出来的宝贝中的确有一些是完整的器具。其中一些被标价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而更多的是希望记者给予“鉴定”,然后好跟别人开价。
收宝:错过了好东西
水阳江边的村民,不分昼夜疯狂挖宝。同时在忙碌的还有那些收宝人。
就在村民疯狂挖宝的同时,旁边活跃着数十个收宝的文物贩子。他们通常是上午到现场,中午简单吃饭后一直持续到晚上,吃完晚饭后继续回到现场,看到村民挖出来的宝贝,就立即围拢上去,一番鉴定,如果觉得满意就讨价还价,现场成交。一些收宝的文物贩子甚至还到村民家中交易。
一位来自南京的文物贩子告诉记者,他已经在这里呆了一个多月了,买了一些东西。但至今对一件瓷枕没能买到手耿耿于怀。他说,前几天一个村民挖到一件影青瓷枕,他看到了图片,尽管中间有些轻微破损,但依然非常不错,村民要价3万,他只愿意出2万,后来他让村民将实物拿给他看看,但村民不干。几天后听说被另外一个同行以5万元收去了。“到市场上,应该有十几万的价格。”这个文物贩子一脸悔意。他介绍,这里出土的都是一些宣州窑和长沙窑的瓷器和陶器,以碎片居多,但其中也有一些完整不错的东西。《合肥晚报》
- 上一篇:美国小伙抽中价值100万毕加索画作
- 下一篇:收藏入门:手串珍藏 材质与历史你懂多少
猜你喜欢
- 2015-03-17 53字铭文银盘:中唐贡奉之风可见一斑
- 2015-03-15 收藏家王金昌与千余件革命文物的背后
- 2015-03-15 云南展拍千余文物艺术品 与爱好者“面对面”
- 2015-03-15 文物毁损应怎样追责?民间收藏亟待法律规定
- 2015-03-15 透镜下的中国文物国宝
- 2015-03-15 国家出台行业标准 今后艺术品拍卖要挤水分
- 2015-03-13 铜镜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2015-03-13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证 祝君波:收藏的三种境界
- 2015-03-13 假文物假专家搅乱收藏市场
- 2015-03-13 收藏品,不只是投资品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