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间,中国画廊业无疑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画廊业的发展与行业提升的速度远远低于艺术品市场行业应有的发展水平。不少画廊,在越来越强势的拍卖业及来势凶猛的艺术金融面前,在私下交易日益大行其道的今天,又不得不被打回原形——以“画贩子”的身份度日。画廊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既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又面临巨大的机遇。问题的关键,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或者说,面对严峻的考验与巨大的机遇,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吗?
一、中国画廊业发展的“三座大山”
第一,中国画廊业的发展面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私下交易的大山。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体系的发育中,不仅仅存在一、二级市场秩序与作用扭曲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可能是私下交易的广泛存在。据不完全统计,私下交易的成交额大约占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的60~70%。如此巨大的市场占有份额可能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画廊业发育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因为私下交易的猖獗不仅仅是对一级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压缩了中国画廊业发展的空间,更为重要是,它在市场的基础上,颠覆了市场增长而日益需要的规范性与秩序性。可以说,这是压在中国画廊业头上的第一座大山。
第二,中国画廊业的发展面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礼品市场的大山。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第二大特色就是礼品市场的规模巨大,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分析,礼品市场的规模占据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的大半壁江山。整个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里面,规范化的交易体系所产生的艺术品市场的交易规模只占到市场规模交易的一小部分,大量的交易是产生在私下交易这个环节,特别是艺术品市场交易,私下交易里边份额最大的就是礼品市场。既然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礼品市场这么重要,整个市场的逻辑和市场标准的判断,它就是礼品市场的逻辑,礼品市场的判断。礼品市场的大规模存在直接影响的就是市场价值规律的建立及定价机制的形成。由于市场的乱象,实际上我们的定价机制已经颠倒过来了,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倒逼机制”。“倒逼机制”就是谁的价格高,谁的市场定位就高,谁的学术定位就高,谁的艺术价值就高。实际上,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这种定价机制是不健康的,对市场定价机制造成的伤害非常大。而作为一级市场主体的画廊业,更多的是在学术与市场的研究与推广中达成价值的发现与实现,而礼品市场对这样价值发现及实现秩序的冲击甚或是颠覆,可以说对中国画廊业发展的最大伤害之一,因此,可将其称之为压在中国画廊头上的第二座大山。
第三,中国画廊业的发展面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业过度竞争的大山。拍卖业的过度竞争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蚕食了中国画廊业的市场份额与发展空间。由于拍卖业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在市场交易体系之中可谓是一股独大。在拍卖业过高的市场关注度及拍卖业自身过度竞争之下,画廊业的突围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拍卖业的过度竞争最为突出的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拍卖业的参与者众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总数达到近千家,有限的市场资源很难得到有效的优化与配置,市场在过度的竞争的过程之中被蚕食;二是市场的集中度在持续地较快地降低,表明竞争的激烈程度。拍卖业的这种过度的市场竞争,可以说冲击最大的就是画廊业,所以我们将其概括为压在中国画廊业头上的第三座大山。
二、中国画廊业发展的四大挑战
与三座大山相对应的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同样面临四大挑战:
第一,中国画廊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拍卖业一枝独大跨界的挑战。从当下的情况来看,拍卖业的不断跨界是画廊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第一大挑战。拍卖业的跨界,首先是对传统画廊功能的一些融合,而这些融合最为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拍卖业不断兴起的所谓私下洽购行为,是一种典型的画廊展售行为。就以热度较强的苏富比来讲,根据其公布的报告,苏富比2010年私下洽购的额度已经达到了或接近其成交总额的10%,并且这一发展的趋势还在不断地强化之中;二是拍卖行直接与艺术家打交道,并且名正言顺地从艺术家私人手中征集艺术作品作为融合性的跨界,使画廊的天然功能失守;三是不少拍卖行在与艺术家打交道的过程中甚至是走得更远,担当起了包装与推广艺术家的功能,这几种功能的跨界,可以说是几乎覆盖了画廊的基本功能,我们将其称之为第一大挑战。
第二,中国画廊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艺术金融的迅猛发展的挑战。艺术金融的迅猛发展首先是大批投资及其顾问机构的大量产生。由于他们既拥有大量的资本资源,又有一定的艺术资源。在中国现行的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中,他们可能更不易于与处于一级市场的画廊开展广泛的业务联络,而拍卖行与其关联的艺术家会更使他们感兴趣。另外,凭借其强大的资源与运作能力,它们还更有可能地建设与建立一些综合性的平台,而这些平台首先包含的可能就是画廊的传统功能,在这一趋势的演绎中,画廊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风险,所以我们将其称之为第二大挑战。
第三,中国画廊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技术条件下的业态整合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业态。科技进步正在使中国艺术经济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艺术经济交易体系在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新的交易形式异军突起。特别是艺术博览会(艺博会)、拍卖业务及在线媒体正在取代传统画廊的交易模式。人们通过网上和网下的交易方式,将填补画廊、拍卖行等企业在数字时代的鸿沟,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新技术融合而带来的新业态对中国画廊业的影响会不断显现出来。而这种新业态的扩张性与不断的生长能力是相当强的,新业态与画廊业的冲击将迫使更多的画廊面对挑战的转型。
第四,中国画廊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全球化市场治理而带来的冲击画廊入内的挑战。全球化市场治理而带来的冲击可以说是一个表现,最为突出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化的大画廊会不断进入,他们凭借其国际化的视野、实力与运作能力将不断地界入到与本土画廊业的竞争之中,二是世界大的画廊会通过输出作品甚至与国内本土画廊合作的方式参与到与本土画廊的竞争中来。当然这种挑战的最终形成将取决于世界艺术品市场国际化的进展,取决于世界艺术品全球治理格局的变化。
三、中国画廊业发展的两个突破口
面对三座大山与四大挑战,中国画廊业的出路在哪里呢?我们认为,除了扎实的做好画廊传统业务与功能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找准突破口。
其一,中国画廊业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遵守传统,拓展投资顾问,在艺术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寻找机会。画廊业需充分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一手抓有艺术家资源,一手抓有客户资源的优势,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在艺术金融化发展的过程,可以适当利用自身的研究能力与专业知识向投资顾问的方向延伸。
其二,中国画廊业在发展过程中,其次要在新业态整合过程中寻找新的立足点及发展的机遇。画廊业在新科技发展面前必须求变,但求变又必须在自身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展开,围绕电子化交易与电子化交易平台的业务取向上做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在新的机遇与机会面前,勇于开拓,与时俱进。(西沐)
- 上一篇:郎世宁精品《池莲双瑞图》无缘苏富比秋拍
- 下一篇:李苦禅国画作品投资组合产权清盘结算
猜你喜欢
- 2015-03-17 中国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继续回落
- 2015-03-17 沈阳故宫首次展出86件中国古代铜镜
- 2015-03-17 中国画都·潍坊艺术百家学术邀请展
- 2015-03-17 继往开来——2015中国版画家邀请展
- 2015-03-17 沈阳故宫首次展出86件中国古代铜镜
- 2015-03-17 民间收藏者现日本旧地图 证明钓鱼岛非日属
- 2015-03-17 盘点世界收藏界的中国风(图)
- 2015-03-17 行家称红木家具收藏未来热点是酸枝
- 2015-03-16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 2015-03-16 血铸丰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邀请展征稿
- 搜索
-
- 02-18“2016当代书画作品微信拍卖会”拍品征集公告
- 03-17嘉德秋拍古画巨制迭出 2010年1
- 03-17英国最大拍卖行首次在京预展抢滩国内市场
- 03-17乾隆官窑瓷瓶值天价?拍卖槌敲碎委托人休克
- 03-16嘉德四季十周年回顾:四季映射文化历史面面观
- 03-16赵涌在线重推艺术找家3月当代艺术专场
- 03-15质疑者增多《砥柱铭》九大漏洞问倒拍卖行
- 03-15国家出台行业标准 今后艺术品拍卖要挤水分
- 03-15怎样才能做大做强中国艺术品市场 2
- 03-15中国艺术品质押贷款问题研究 服务为先
- 1805℃1935年赖茅酒拍出1070万
- 1399℃“2016当代书画作品微信拍卖会”拍品征集公告
- 349℃嘉德拍得名画是印刷品?买到假拍品维权难
- 252℃泉州古玩市场现状鱼龙混杂 未来前景看好
- 222℃缁堢?闆嗕綋缂鸿揣 鑼呭彴閰掗兘鍘诲摢鍎夸簡
- 220℃河南民权的“画虎村” 图
- 218℃砚台的选择
- 193℃浜氭床涔板?鎴愭磱閰掓媿甯備富鍔涘啗
- 167℃青岛东莱银行旧址5000万底价拍卖(图)
- 151℃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255亿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