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西泠画下今年春拍圆满句号

兰亭书童 2015-03-11 艺术市场 评论

      上周收槌的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春拍,以15.2亿元的总成交额为今年全国的春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过,公司总经理陆镜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西泠拍卖成功的标志不是那些艺术品拍卖的天价纪录,而是不断成功推出新的拍卖门类,这才是西泠今后努力的方向。

    任伯年破亿极具象征性

      此次春拍西泠的23个专场共3400多件拍品,总成交率为89.5%。其传统强项书画部分,所有专场成交率均在90%以上。古代书画部分一系列佳作进入千万元级行列:石谿《秋山晴岚图》1725万元成交,王铎行书《问缑溪诗》2185万元成交,赵孟頫《滚尘马图》1150万元成交,怀素草书《千字文》(宋摹本)2990万元成交,谢时臣 《金阊佳丽图》2070万元成交,王翚《溪山深秀图》1092万成交。近现代名家书画专场中,任伯年《华祝三多图》以1.67亿元成交,刷新了其个人拍卖纪录;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的《花卉册》以800万元起拍最终以2875万元成交;潘天寿一幅两平尺大小的《神憩图》拍出1035万元。

      对此,陆镜清认为,春拍在西泠6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最:规模最大、场次最多、成交率最高、总成交额最高、平均成交价也最高。其中,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还拍出了近现代海派书画的最高纪录,更有象征意义。这既说明海派作品的成交价也能破亿,说明了长三角拍卖公司也能拍出亿元拍品。

    第九个“首推”专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拍西泠推出了多个新专场,尤其是其首次推出的“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共呈现98件拍品,涵盖了宋、元、明、清历代庭园石雕佳构,以石盆、石凳、石桌、抱鼓石为主体,亦汇聚了石狮、蓆镇、赏石等石艺术作品。这些石头以“中国庭园”为着眼点,表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的艺术”。不断地推出“中国第一”,已经成为西泠拍卖的常态。在此之前,他们曾相继推出过“中国首届历代名砚专场”、“中国首届历代供石专场”、“中国首届西泠印社社员作品专场”、“首届中国明清毛笔专场”等具有中国首创意义的专场;此外,他们还推出过“首届当代中国雕塑专场”、“中国首届18-20世纪东方手工古董毯专场”、“中国首届漫画作品专场”等中国拍卖场上的“第一”专场。

      从中国书画这个核心业务出发,延伸到文房四宝、杂件清供,再拓展到庭园石雕,如此层层推进的发展过程使西泠的拍卖专场不断衍生、不断开拓,而其中一以贯之的却是文人的雅趣、文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文人的天地宇宙这条主线。在陆镜清看来,重要的不仅是这一系列的“第一”所意味着的创新精神,还意味着一种战略的高度。他说,西泠重视第一,努力做第一个专场,因为这第一个专场往往代表了同类拍卖专场的高度,等于定调,决定此后同类拍卖会的水平。他还表示,今年秋拍会继续推出新的专场。

    新专场推出时机恰当

      这次西泠春拍中,国内首个“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得到了海内外藏家的认同和支持,取得了95.88%的成交率。还有“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历代古琴专场”与“中国陈年名酒专场”,成交率也超出了90%。此外,作为书画拍卖的延伸,文房与篆刻等杂项的拍卖也取得好成绩,如其3个达到100%的成交率的专场中,除了“闲居堂藏中国书画专场”外,还有两个是“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与“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

      在陆镜清看来,高价拍品的成交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这并非成功的标志。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推出新的拍卖门类,这才是西泠今后努力的方向。所以他高度评价石雕专场的成绩,认为其能取得如此高的成交率,说明其推出的时机把握得很好,及时反映了市场的需求。他表示,西泠并不追求公司业绩的快速膨胀。公司的宗旨就是不断推出能体现并提升人们的文化水准的艺术品,让更多的民众来参与拍卖。经过6年的发展,这个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回顾公司走过的增长曲线,看得出是脚踏实地向前走。邱家和

Tags:句号   圆满   西泠画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