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海外淘宝太愚蠢?谁掌握着中国文物定价权

兰亭书童 2015-03-11 艺术市场 评论

  ·2010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2.52亿元的天价被香港收藏家张永珍女士购得,创造了当时的全球瓷器拍卖纪录。

  ·2010年11月,在英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班布里奇拍卖行举办的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彩“吉庆有余”图镂空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刷新了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令世人震惊。

  ·2011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上,一件“类属民国”的瓷瓶,以1.2亿元高价成交,又堪称拍场一大奇迹。

  姚政:中国文物定价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从最近不拍则已,一拍即“天价”的乾隆瓷到一件同样拍出过亿“天价”的民国瓷搅动了国人的神经,从唏嘘到质疑,大家开始反思:是钱真的不值钱了?还是所谓的“天价”乾隆瓷、民国瓷足以珍贵到过亿的价值?

  就拿去年11月在英国拍出约5.5亿元人民币价格的清乾隆粉彩瓷瓶来说,消息一出,中国民间即涌现出不少类似器形的乾隆粉彩瓷,拥有此类器形的藏家有的自己都怀疑:真值这么多钱吗?当然拍下这件瓷瓶的中国买家到目前为止还未付款,让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不禁猜测:这究竟是一场“局”还是这位藏家在搅局。不过不管成交与否,这件乾隆粉彩瓷器的过亿价值已被宣扬的人尽皆知,即便就是一场“局”的话,此类瓷器的价值以此拍卖纪录为标准,以这么高的关注度来讲,恐怕此后的价格也不会低到什么地方。

  “这是什么?这就是外国人想控制中国文物的定价权!”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姚政表示此种器形的乾隆瓷瓶在国内并不少见,而5.5亿的天价,国内藏家未必就会买账,不过即使不会成交,外国机构也有其最终目的,那就是掌握中国文物的定价权。具有媒体报道,在两会期间国家文物局局长曾担忧:几十吨文物三天就可流失到国外。这些流失到国外的文物被外国拍行标以高价,再买给国人,这样一条顺畅的利益链条就形成了。

  拍行做高价拍卖纪录 带动市场拉高出货

  针对几年前我国珐琅彩价格居高不下,姚政专门撰写了一篇《清代珐琅彩瓷器之谜》的论文,在文章中他考证了大量史实资料,确认清代珐琅彩瓷器传世并不少见,嘉庆皇帝三次卖给民间清宫库存的康雍乾御窑瓷器45万件,但即使这样,清代珐琅彩瓷器在一些拍卖中价格仍是居高不下。当然这是有目的的,当拍卖纪录拉过亿元,在其他交易市场上价格即使卖到几百、几千万也不会觉得高,因为市场价格的标准已被炒作的远远高于这个价格。

  国人不断到海外高价“淘宝” 原因何在?

  据《北京日报》报道,4月5日,一名中国买家以200万欧元拍下乾隆碧玉龙尾觥。而就在上月,中国买家巨资拍下乾隆玉玺和《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不断刷新亚洲艺术品在法国的拍卖价格纪录。中国买家出手之阔绰,令外国人咋舌。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一些富人,正带着爱国主义情结,急切地想买回本国文化遗产。国内有专家认为,中国出现了“终极藏家”。但也有网民认为,中国买家是“被钱烧昏了头”,法国拍卖行估价人马克·拉巴布更是直言不讳:中国买家举动“愚蠢”。

  

Tags:淘宝   中国   文物   愚蠢   定价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