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对于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来说,2010年一件件拍品卖得天价,神话般地牵动着人们的神经。仅以12月28日闭幕的北京艺术品拍卖季为例,2010年的总成交额就超过190亿元,同比增长87.1%;2010年注定也是个亿元拍品频现的年份,其中,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更是以3.08亿元成交,它不仅刷新了艺术品类单品成交额记录,同时也为广大艺术品投资者再次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受到这股艺术品投资热潮感染的,不仅有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大中型城市,也包括宁夏这类经济欠发达、历史积淀不深厚、文化氛围不浓郁的地区。目前在宁夏,参与艺术品投资的人已达27万,相比往年增长30%;仅以银川艺术品投资市场为例,2010年参与艺术品投资的经营实体就有300多家。
那么,在这种火爆的艺术品投资浪潮的大背景下,宁夏的艺术品投资群体的真实现状又是怎样的?是同样也赚得钵满盆满,还是望洋兴叹?是喜还是忧?
关键词:收藏家投资家
59岁的冯镜岩从事古玩经营已有20多个年头了,目前他在银川古玩城有个不小的铺面。每天都有不少来自甘肃、内蒙古、青海的古玩藏家来到冯镜岩的店里淘宝贝。但是冯镜岩却并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为古玩商人,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古玩藏家。像冯镜岩这样认为自己对古玩的热爱大于对金钱的崇拜的藏家,其实在银川市300多家艺术品投资实体里,只占不到10%,大部分参与艺术品收藏的人还是以投资为主要目的。
在宁夏,主要有5类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者。
一类就是像冯镜岩一样的艺术品收藏者、收藏家,他们往往以藏养藏。每年他们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往来于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古玩市场去淘自己喜欢的宝贝。这类人群大多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资金实力。他们开古玩店或是字画店的真正目的是交流和展示,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第二类就是单纯的艺术品投资者。这类人群占到了艺术品投资人群的60%以上。据银川收藏家协会会长万富宁介绍,这类投资者是银川艺术品投资群体里的主力军,包括艺术品收售摊贩、艺术品商店经营者和艺术品经纪人。这类人群鉴赏能力、艺术素养参差不齐,往往专注于某一领域。但他们货源广泛,并且有着固定的客户群。
第三类就是将艺术品用于附庸风雅、装潢门面和装饰打扮的艺术品消费者。其余两类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者,是一些用于攻关送礼的人,或是出于爱好和欣赏而收藏的官员和企业老总,这两类人基本上只进不出,或通过外地的拍卖会直接变现。
关键词:本土化藏品受捧
和全国一样,宁夏艺术品收藏和投资者同样也热衷收藏那些保值、增值空间大的字画、瓷器、玉器等艺术品。但出于宁夏整体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通常在藏品的门类上又具有“本土化”的特点。据松月画廊老板赵雪峰介绍,宁夏的书画收藏家对本土当代名家的作品情有独钟,其中以曾杏绯的牡丹、张少山的人物、赵忠的山水、吴善璋的书法最受追捧。而来自民间的西夏文物,由于其独特的地域性和稀缺性而受到藏家的礼遇。收藏玉器的藏家也不在少数,其收藏颇具广泛性,但多数用于装饰和赏玩。其余的收藏品则依次为青铜器和古钱币等。
另外,由于银川与阿拉善左旗紧临的地理环境,近些年,宁夏出现了一批奇石藏家,且奇石收藏呈现出一种越玩越痴狂的趋势。
关键词:繁华与隐忧
虽然身处在这种全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繁华的大背景下,但是宁夏古玩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现状却未必乐观。西塔古玩城的一位资深收藏家告诉记者,由于宁夏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目前宁夏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和其他城市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宁夏几乎没有成熟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更缺乏具有文物艺术品投资眼光且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和企业,以及专业权威的鉴赏专家。故而宁夏近80%左右的好东西流向了沿海城市,20%左右掌握在少数权贵和藏家手中,但由于变现渠道的问题,许多东西很少见于世面。“你没有吸引人的东西,自然也不可能吸引来更好的东西。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宁夏整个的艺术品投资环境。”一位多年经营古玩的藏家说。
隐忧的背后还有悄悄的努力。近日,记者就了解到,第三届宁夏民间藏宝鉴赏会将于2011年1月召开。此次活动将通过讲座、鉴定等形式向广大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普及古玩、字画、文物等方面的知识。当然相比其他城市成熟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宁夏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无论怎样,毕竟它正在一步步朝好的方向努力。(文/乔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