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艺术收藏

兰亭书童 2015-03-12 艺术市场 评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后资本主义不仅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也更剧烈地影响到了艺术,当代艺术由此具有了更明显的大众化、产业化和金融化的趋势。高速发展的金融化,使艺术转变为资本的投资性商品,而随着艺术价值转换成资本价值的机会日益扩大,循环周期也随之加速。在全球文化价值整合过程之中,收藏家的影响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因此,在全球资本化的背景下,艺术与资本的关系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艺术和资本如何实现和谐而有机地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其目的是针对现状存在的冲突与矛盾,力图从速建立一种扩大资本的积极一面而减弱其负面作用的有效体制。在中国国内从2008年以来也开过几次这样的会议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然而从现阶段的角度来看却是一个很难来回答的命题:一方面是因为现实变化得很快,过去的经验和案例无法完全对应于当今的现实,一方面是艺术自身发展得很快,艺术需要新的支持体系与之匹配。因此,我的基本看法是,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而系统性的问题则需要整体性的答案,而不是局部有效的解决。

      在中国,情况或许更加复杂。因为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中国当代艺术的进步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在中国支持艺术发展的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所以,中国的问题不完全像国外现阶段所遇到的情况,它有比较特殊的现状,也需要自己的“药方”。当然国际经验也是有帮助的,但这些经验仍是参考性的意义。

      从艺术收藏的角度来说,政府主管单位针对美术博物馆、民营非盈利性艺术机构的收藏,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但由于收藏资金明显不足,有关美术博物馆、民营非盈利性艺术机构的社会捐赠制度、免税扶持政策尚不完备,国内美术博物馆及相关艺术机构的购买力有限。如上海美术馆每年的收藏经费是300万元人民币。中国的企业收藏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参与身份、地域、城市等方面越来越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如民营企业的参与度较大、沿海发达地区参与度较大,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对集中,2009年中国国内企业收藏的资金大约在100亿元人民币。由于企业收藏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因此在目标定位、程序规范、藏品管理、回馈社会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完善。

      相对而言,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是私人收藏。由于中国正处于个人财富加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中国的高净值财富人群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带动了向艺术品收藏的转向。然而中国的私人收藏,由于缺乏家族传承的渠道,因此从艺术品市场中购买就变成了主要途径。随着近年来的发展,中国国内私人收藏的购买力对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力也越加明显。2009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国内地区买家比例已上升到了21%。但是正因为中国的私人收藏对于艺术市场的参与度较高,因此中国目前的私人收藏受到市场的影响也就比较大,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对收藏家的“反作用力”。

 

书画频道精彩推荐

资讯 图片 展讯

 轶闻 收藏 博客

好莱坞人气最高的明星微博

Tags:中国   收藏   艺术   资本   私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