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网络寻宝瓷杂组收兵 官窑民窑各有斩获

兰亭书童 2015-03-13 艺术市场 评论

      日前,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嘉德在线(www.artrade.com)和新浪网联合主办的“网络寻宝”活动第二期古瓷杂项征集正式收兵,征集到的约300件藏品将于9月4日在嘉德在线总部进行专家现场鉴定,并当场评选出十大宝物。

      据了解,古瓷杂项是中国民间收藏的传统大项,特别是瓷器,被视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标志性品种,从此次寻获的宝物看,无论官窑、民窑,均有不少精彩亮点。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双铺耳尊

      官窑代表首推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双铺耳尊,撇口、短颈、溜肩、鼓腹渐敛,外撇圈足。肩部对称置铺首,腹部有四道凸弦纹,并以其界把颈、肩、腹、足部的纹饰分开。白釉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在瓷器中,尊和瓶的差别表现在器物的口部,一般将口径较大的立器称为尊,反之称为瓶。此器造型取自西周青铜尊,纹饰构图繁密,笔法恭谨,发色深艳。乾隆时期,青花瓷器的绘画风格基本沿袭雍正朝官窑青花风格,或直接以明永乐、宣德官窑瓷器为蓝本,或造型仿青铜器,纹饰则以元青花多层次构图形式,取本朝常见的缠枝花卉纹。

      乾隆官窑青花瓷装饰纹样的程式化是其鲜明特征,具体表现在多层次构图和主辅纹饰的搭配运用上,且每种主要纹样与辅助纹样的画法都形成固定式样。这种情况在这件藏品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绘画则以明代永乐宣德时青花所用苏麻离青料特征为蓝本,用点染画法模仿铁锈斑质感。这是由于清雍正、乾隆皇帝对明永乐、宣德瓷器甚为推崇,青花瓷器仿古成风,这种点染法也大量出现在这两朝的青花瓷器上;至乾隆六十年间,这种画法占主导地位,均以缠枝莲为主题纹饰。参见北京翰海2006年秋拍2225号拍品。

      民窑中,以一件清康熙青花十八学士图人物大碗最为醒目,此碗敞口折沿、圆腹、圈足,足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里外以青花为饰。碗内外口沿分别以锦地开光花果纹装饰,碗心锦地花形开光内绘松石盆景图,外壁通景绘十八学士人物故事图,画面以竹石芭蕉为背景,十八学士或抚琴对弈,或书法作画,人物神态安详,悠闲自得。

      此碗胎体较轻,青花发色纯正明快,有深浅浓淡变化。画面雅致,层次错落,充分体现出康熙青花层次分明的特征。

 

  

Tags:官窑   青花   纹饰   乾隆   瓷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