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画院校 / 正文
2月20日、21日,广州美术学院招生报名现场人头攒动,学校准备的小桌椅坐满了人,部分学生、家长干脆席地而坐,趴在花坛上、窗台上以及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平台上填报名表。校方表示,估计今年省内的报名人数将达到18000人,加上已经结束报名的12000名省外考生,考生总数将达到3万人,而今年该校总招生人数约2000名,录取比例达十五比一,远高于高校的平均录取率。
这几年来,艺术类专业似乎格外吃香,不光招生报名持续大“热”,相关的艺术培训也随之水涨船高。专家、学者不约而同指出,艺术教育“虚火”过旺,多是盲目跟风所致。但记者经过多方采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艺考持续大“热”
这几年,除艺术院校以外,普通高校也在大力扩招艺术专业。这源于万千学子的“艺术热情”。据报道,星海音乐学院网上预报名系统1月15日开通,至2月8日报名人数已达6600多人,比去年的4300人整整多了50%。而星海今年招生计划总数为850人。广州美术学院这几年生源数量也一路走高,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应付更多的考生,今年,学院在原来广州、汕头、茂名3个考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佛山、深圳、湛江考点,将省内考点增加到6个,而省外也增加了湖北考点。
开设艺术专业的普通高校也成了“香饽饽”。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今年的报名刚刚开始,报名人数也是持续走高。该院副院长胡健谈起来不无兴奋:“就拿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去年我们招100多人,报名的就有9000多名,让我们有了极大的选择余地。”
投机想法确实存在
记者在广州美术学院采访发现,“从艺者”有自己的打算。替就读于广州美术中学的儿子来报名的陈女士说:“我儿子当年中考发挥不理想,只能上中专。但现在中专学历不行,工作也难找。他想考个本科,但文化水平不高,考普通专业比较难。”眉宇间透着一点不好意思。
曾经参与艺考评卷的广州美术学院李教授为考生心理把脉,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艺术类院校对文化成绩的低要求,许多学生把参加艺术类考试作为上大学的捷径。从原始分来说,一般500多分才能上重点高校,但艺术类200多分就够了。就算是考普通高校的普通专业,有艺术特长的考生也受到“特殊照顾”,根据2006年高校招生政策,艺术特长生可在高考录取时享受降低20分提档的优惠。
持续“高烧”的艺考,“烫”热了相关艺术培训,进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古方说:“艺术考试和培训不是只有广东火,全国都火。一个少年宫就有几万名孩子参加培训,有的家长为了拿一个报名号甚至要通宵排队。而有70%以上孩子是选择艺术类教育培训。”据说在广州,一般一个拥有钢琴10级专业证书的艺术学院学生,对小孩子提供钢琴辅导的教学费多在每小时100元以上,远远高过语文、数学、物理等所谓文化“正科”的家教收费。
考生瞄准的是需求增长
“但竞争这么大,考试条件又严格,‘捷径’已然不‘捷’,大家还挤破头,是不是不太理性?”面对疑问,胡健略一沉思,说:“理性不理性,关键看是否找到出口。高校面向市场、分层次办学,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艺术人才;艺术生能找到市场需求,为社会某些行业消化吸收,就不能算是单纯的不理性,更不能盲目断定是投机走捷径。你想想,家长、考生都有脑子,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算再好考,也没人来考了。”记者采访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分工的专业化,目前社会对艺术人才是有需求的,而且需求正在日益加大。
广州美术学院一位来自汾水中学的报考者黄同学告诉记者,其父就是从事室内设计的,她从父亲处得知目前这一行很热门,“现在国家处于发展之中,人们生活要求提高,追求艺术享受。”她年纪虽小,说起来却是头头是道。
深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列举出了八类重视引进的人才,文学艺术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赫然其中。胡健介绍,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还没有毕业生,但已经有肇庆的一家大型电子公司前来求才。经过跟企业的长期沟通,他们发现,企业一方面对外要搞形象宣传,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对内要开展各种聚会、文艺晚会等活动,都少不了能歌善舞的。至于陶瓷、广告、玩具、饰品等等企业,对美术生的需求更是不计其数。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艺术类专业都“吃香”。记者在广州美术学院采访发现,大部分考生报考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即都属于所谓“社会急需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从广东省2005年发布的各高校就业统计上不难看出,艺术院校毕业生明显高过其他院校,半数以上专业就业率达到100%,最差专业也超过90%。
艺术人才不是“艺术家”
“提到艺术专业就想到剧院里上演的高雅音乐会,或者是长须飘飘的画家挥毫作画,这实在是一个误区。从严格意义上讲,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远不是“艺术家”,而是具有艺术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事装饰设计的曹先生急于纠正记者的观念。
针对当前艺术专业招生、就业两头热,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郭巍青分析道,艺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以及报考艺术专业的考生数量持续增加,反映了社会上人才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传统那种看重所谓“正统学科”,轻视艺术、体育类专业的思想正在逐步弱化,而逐渐被一种复合型、多元化的人才观所代替。学文史哲的是人才,学数理化的是人才,学艺术的同样是人才,同样能为社会所用。“艺考热”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对人才观念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由日益增长的人才市场需求推动的。
这几年来,艺术类专业似乎格外吃香,不光招生报名持续大“热”,相关的艺术培训也随之水涨船高。专家、学者不约而同指出,艺术教育“虚火”过旺,多是盲目跟风所致。但记者经过多方采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艺考持续大“热”
这几年,除艺术院校以外,普通高校也在大力扩招艺术专业。这源于万千学子的“艺术热情”。据报道,星海音乐学院网上预报名系统1月15日开通,至2月8日报名人数已达6600多人,比去年的4300人整整多了50%。而星海今年招生计划总数为850人。广州美术学院这几年生源数量也一路走高,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应付更多的考生,今年,学院在原来广州、汕头、茂名3个考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佛山、深圳、湛江考点,将省内考点增加到6个,而省外也增加了湖北考点。
开设艺术专业的普通高校也成了“香饽饽”。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今年的报名刚刚开始,报名人数也是持续走高。该院副院长胡健谈起来不无兴奋:“就拿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去年我们招100多人,报名的就有9000多名,让我们有了极大的选择余地。”
投机想法确实存在
记者在广州美术学院采访发现,“从艺者”有自己的打算。替就读于广州美术中学的儿子来报名的陈女士说:“我儿子当年中考发挥不理想,只能上中专。但现在中专学历不行,工作也难找。他想考个本科,但文化水平不高,考普通专业比较难。”眉宇间透着一点不好意思。
曾经参与艺考评卷的广州美术学院李教授为考生心理把脉,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艺术类院校对文化成绩的低要求,许多学生把参加艺术类考试作为上大学的捷径。从原始分来说,一般500多分才能上重点高校,但艺术类200多分就够了。就算是考普通高校的普通专业,有艺术特长的考生也受到“特殊照顾”,根据2006年高校招生政策,艺术特长生可在高考录取时享受降低20分提档的优惠。
持续“高烧”的艺考,“烫”热了相关艺术培训,进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古方说:“艺术考试和培训不是只有广东火,全国都火。一个少年宫就有几万名孩子参加培训,有的家长为了拿一个报名号甚至要通宵排队。而有70%以上孩子是选择艺术类教育培训。”据说在广州,一般一个拥有钢琴10级专业证书的艺术学院学生,对小孩子提供钢琴辅导的教学费多在每小时100元以上,远远高过语文、数学、物理等所谓文化“正科”的家教收费。
考生瞄准的是需求增长
“但竞争这么大,考试条件又严格,‘捷径’已然不‘捷’,大家还挤破头,是不是不太理性?”面对疑问,胡健略一沉思,说:“理性不理性,关键看是否找到出口。高校面向市场、分层次办学,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艺术人才;艺术生能找到市场需求,为社会某些行业消化吸收,就不能算是单纯的不理性,更不能盲目断定是投机走捷径。你想想,家长、考生都有脑子,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算再好考,也没人来考了。”记者采访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分工的专业化,目前社会对艺术人才是有需求的,而且需求正在日益加大。
广州美术学院一位来自汾水中学的报考者黄同学告诉记者,其父就是从事室内设计的,她从父亲处得知目前这一行很热门,“现在国家处于发展之中,人们生活要求提高,追求艺术享受。”她年纪虽小,说起来却是头头是道。
深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列举出了八类重视引进的人才,文学艺术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赫然其中。胡健介绍,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还没有毕业生,但已经有肇庆的一家大型电子公司前来求才。经过跟企业的长期沟通,他们发现,企业一方面对外要搞形象宣传,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对内要开展各种聚会、文艺晚会等活动,都少不了能歌善舞的。至于陶瓷、广告、玩具、饰品等等企业,对美术生的需求更是不计其数。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艺术类专业都“吃香”。记者在广州美术学院采访发现,大部分考生报考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即都属于所谓“社会急需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从广东省2005年发布的各高校就业统计上不难看出,艺术院校毕业生明显高过其他院校,半数以上专业就业率达到100%,最差专业也超过90%。
艺术人才不是“艺术家”
“提到艺术专业就想到剧院里上演的高雅音乐会,或者是长须飘飘的画家挥毫作画,这实在是一个误区。从严格意义上讲,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远不是“艺术家”,而是具有艺术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事装饰设计的曹先生急于纠正记者的观念。
针对当前艺术专业招生、就业两头热,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郭巍青分析道,艺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以及报考艺术专业的考生数量持续增加,反映了社会上人才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传统那种看重所谓“正统学科”,轻视艺术、体育类专业的思想正在逐步弱化,而逐渐被一种复合型、多元化的人才观所代替。学文史哲的是人才,学数理化的是人才,学艺术的同样是人才,同样能为社会所用。“艺考热”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对人才观念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由日益增长的人才市场需求推动的。
猜你喜欢
- 2015-01-21 江苏:高校艺术类招生校考拉开帷幕
- 2014-12-02 万名考生参加全国(北京区)美术高考模拟考试
- 2014-10-27 江苏美术高考模拟考:近3万份试卷集中评阅 图
- 2014-07-31 文化艺术类企业股权质押融资:条件、程序
- 2014-06-02 西安调查青少年课外兴趣班:艺术类火热,科技类遇冷
- 2014-06-02 西安调查青少年课外兴趣班:艺术类火热,科技类遇冷
- 2014-03-12 新疆今年将联合全国16所高校免费定向培养75名文化艺术类人才
- 2014-02-19 四川高考美术类专业考试控制分数线确定
- 2014-02-11 杭州举办迎高考画作观摩展
- 2014-02-11 北京高校艺术类考生报名依然火爆
- 搜索
-
- 03-10女工怀孕被逼辞职,妇女权益如何保障?
- 03-08扬州何园举办多彩元宵节活动
- 03-02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画课程高级研修班2015年(春季)招生简章
- 01-07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函授招生简章
- 01-07清华美院美术理论与书画创作2015年春季招生简章
- 12-02为什么说宾虹先生像武林高手
- 12-02应试美育究竟繁荣了什么?
- 12-02万名考生参加全国(北京区)美术高考模拟考试
- 12-02法国幼儿的感性教育:80%课程与美术有关
- 12-02中学生书法美术教学搬进国家典籍博物馆
- 15236℃中国书法函授学院招生《中国书画家精品集》征稿
- 14163℃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招生简章
- 8914℃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 7185℃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会)
- 6408℃中国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日前正式筹建
- 6069℃书画教育的奇葩—--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 5665℃考中央美院鲁美报名
- 5282℃以地为“纸”上书法课
- 4975℃艺术院校招生火爆 业内人士有喜有忧
- 4719℃全国书画等级考核报名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