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画院校 / 正文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赏石、玩石、藏石,砚石就是一种收藏的宝石。这宝石就是石质精卓,耐人品味,并经济价值较高。因既是宝物,经济价值又高,世上就会有人为了做伪而骗人上当。
为了更好地鉴别真伪砚台,要对作伪方法以及砚台如何作伪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我国砚台砚材丰富、品种类别繁多,又不是集中在一地、石质特点丰富、多种多样。如何通过这些特性去鉴别砚台的真伪,对一方砚台应该先看它是什么砚石?砚材产生什么地方?砚材产在什么地方?砚材的石质性能如何?砚材石纹理有何特点?这些特点是否具备此砚台品种的特点、风格。而看实质的石品、纹理、雕刻手法、镌砚装饰是否与时代特点相同。一般砚台做伪易在砚材上,歙砚因传世及流入民间的较少(指砚材开采时间短而言),歙砚(龙尾砚)宋代开采就少了,只乾隆时期又采用,所以大部分流传的是歙州产的砚材,而不时婺源的龙尾砚。
端砚一直大量地开采,石料又名贵,经济价值也高,所以市面传世的端砚伪品也多。伪造者多用别处类似、近似的石材雕琢,但观察后发现石质瘦硬,不温润也无光,完全没有幼嫩密实的特点,端砚作工精雕细刻,作伪的砚台虽也经过精细雕琢,由于石质劣次,所以在市面上入不上档次,经济价值也上不去。另外做伪者经常在端砚的石纹上做文章,以常做伪眼为手段,使爱好者很难辨别认出。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要先确定此砚石出自何坑?大约上线下线的判断才能进一步认清,如端石的鱼脑冻只出于下岩的大西洞、胭脂晕也是出自大西洞,而别的坑洞不会出现这样的纹理,只有大西洞的特殊条件才能培出高贵的纹理。如果石质不具备大西洞的特点,有眼就可考虑是伪作,这就需鉴赏收藏家们在石纹理认识辨别下功夫。要求了解各名坑的纹斑特点,以及不断提高见多识广的经验才能准确地鉴别。
名贵的砚材,自古就价高,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中载:“圆石青紫色者,琢而为砚,可值可千金。”圆石为子石,是端石中的的佳品,产于下岩西坑,各杭的价值也不一样。端石好,更是雕琢好,是出自名手雕刻。名手的雕塑刻方法规律也应熟悉,故可辨别各人之风格。解放前的名砚则材料好、纹理规整,已成为了名贵的文物。为了使我们提高鉴别的能力,要学习《砚史》、《砚谱》、《端溪砚谱》、《歙州砚谱》、《西清砚谱》等各代名人的专著,这些作品中对砚史的发展,砚材的品种,砚台的作用及用途,砚石各材料的纹理、装饰的特性,砚台的鉴赏、收藏均做了详尽的介绍,使我们能提高鉴别能力、增进鉴赏的水平。
为了更好地鉴别真伪砚台,要对作伪方法以及砚台如何作伪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我国砚台砚材丰富、品种类别繁多,又不是集中在一地、石质特点丰富、多种多样。如何通过这些特性去鉴别砚台的真伪,对一方砚台应该先看它是什么砚石?砚材产生什么地方?砚材产在什么地方?砚材的石质性能如何?砚材石纹理有何特点?这些特点是否具备此砚台品种的特点、风格。而看实质的石品、纹理、雕刻手法、镌砚装饰是否与时代特点相同。一般砚台做伪易在砚材上,歙砚因传世及流入民间的较少(指砚材开采时间短而言),歙砚(龙尾砚)宋代开采就少了,只乾隆时期又采用,所以大部分流传的是歙州产的砚材,而不时婺源的龙尾砚。
端砚一直大量地开采,石料又名贵,经济价值也高,所以市面传世的端砚伪品也多。伪造者多用别处类似、近似的石材雕琢,但观察后发现石质瘦硬,不温润也无光,完全没有幼嫩密实的特点,端砚作工精雕细刻,作伪的砚台虽也经过精细雕琢,由于石质劣次,所以在市面上入不上档次,经济价值也上不去。另外做伪者经常在端砚的石纹上做文章,以常做伪眼为手段,使爱好者很难辨别认出。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要先确定此砚石出自何坑?大约上线下线的判断才能进一步认清,如端石的鱼脑冻只出于下岩的大西洞、胭脂晕也是出自大西洞,而别的坑洞不会出现这样的纹理,只有大西洞的特殊条件才能培出高贵的纹理。如果石质不具备大西洞的特点,有眼就可考虑是伪作,这就需鉴赏收藏家们在石纹理认识辨别下功夫。要求了解各名坑的纹斑特点,以及不断提高见多识广的经验才能准确地鉴别。
名贵的砚材,自古就价高,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中载:“圆石青紫色者,琢而为砚,可值可千金。”圆石为子石,是端石中的的佳品,产于下岩西坑,各杭的价值也不一样。端石好,更是雕琢好,是出自名手雕刻。名手的雕塑刻方法规律也应熟悉,故可辨别各人之风格。解放前的名砚则材料好、纹理规整,已成为了名贵的文物。为了使我们提高鉴别的能力,要学习《砚史》、《砚谱》、《端溪砚谱》、《歙州砚谱》、《西清砚谱》等各代名人的专著,这些作品中对砚史的发展,砚材的品种,砚台的作用及用途,砚石各材料的纹理、装饰的特性,砚台的鉴赏、收藏均做了详尽的介绍,使我们能提高鉴别能力、增进鉴赏的水平。
猜你喜欢
- 2015-03-17 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 2015-03-17 武汉砚台9成以上是赝品
- 2015-03-15 《富春山居图》登上邮票 名画邮票投资鉴赏
- 2015-03-15 老木开花 古典家具收藏鉴赏
- 2015-03-13 古扇的鉴赏与保养
- 2015-03-13 紫砂壶的鉴赏与收藏
- 2015-03-13 中国传统书画收藏鉴赏的基础知识
- 2015-03-13 漫谈青铜器收藏市场和鉴赏技巧
- 2015-03-13 鉴赏:米芾鉴评未必可靠
- 2015-03-13 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搜索
-
- 03-10女工怀孕被逼辞职,妇女权益如何保障?
- 03-08扬州何园举办多彩元宵节活动
- 03-02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画课程高级研修班2015年(春季)招生简章
- 01-07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函授招生简章
- 01-07清华美院美术理论与书画创作2015年春季招生简章
- 12-02为什么说宾虹先生像武林高手
- 12-02应试美育究竟繁荣了什么?
- 12-02万名考生参加全国(北京区)美术高考模拟考试
- 12-02法国幼儿的感性教育:80%课程与美术有关
- 12-02中学生书法美术教学搬进国家典籍博物馆
- 15236℃中国书法函授学院招生《中国书画家精品集》征稿
- 14163℃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招生简章
- 8914℃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 7185℃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会)
- 6408℃中国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日前正式筹建
- 6069℃书画教育的奇葩—--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 5665℃考中央美院鲁美报名
- 5282℃以地为“纸”上书法课
- 4975℃艺术院校招生火爆 业内人士有喜有忧
- 4719℃全国书画等级考核报名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