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学堂 > 书画院校 / 正文

多去美术馆吧趁年幼的时候

兰亭书童 2007-08-06 书画院校 评论
“让孩子触摸大师”德法艺术之旅讨论会在深圳少年宫美术基地举行

  8月1日晚,深圳少年宫美术基地灯火通明,嘉宾云集,一场以“让孩子触摸大师”为主题的讨论会在这里举行,“深圳小画家德法写生汇报展”亦同步展出。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博士,版画家、艺术教育专家钟曦教授,美国画家约翰·荷比博士,青少年成长研究专家戈莉女士,著名插画家、美术教育专家杨梅红老师以及部分出访德法的小画家、家长就此次访问的感受及对儿童艺术教育方面的话题进行亲切交流并讨论。


  艺术体验之旅


  少年宫美术基地艺术总监、本次德法访问团带队杨梅红介绍了活动背景,“此次艺术访问活动受到‘德国艺术与教育国际交流促进会’的邀请,是‘中德青少年艺术交流节’唯一美术类展示项目。26名小画家的200多幅作品在‘欧洲最大的少年宫’——柏林FEZ青少年宫展出,还在柏林神殿艺术学校亮相。期间,小画家们参观了著名当代艺术大展——‘卡塞尔文献展’,还到莱茵河畔的科隆、特里尔写生。随后,小画家们又前往法国观摩卢浮宫和印象派博物馆,近距离触摸大师们的作品,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艺术体验之旅。”


  香港学生黄裕祺的妈妈告诉记者,让孩子独立跟随老师走出国门,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在家说一百遍,都比不上孩子的一次亲身感受。”


  让孩子自己看世界


  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对这次活动的评价很高,孙振华说:“我们一直都在向社会提出一个疑问:究竟要怎么去关心孩子?这次艺术访问活动就提供了一个方面解答:突破单一的教育模式,让孩子感受异邦的文化艺术环境,进行一种体验式的美术教育。”


  孙振华说,“西方国家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染,培养了强烈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种艺术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深圳孩子能够体验到这种探索性的教育模式,已经开始和世界接轨,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我们对深圳的孩子有信心。”


  对于一些人提出“孩子们是否能看懂高端艺术”的疑问,孙振华教授认为,不能用功利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教育,“这个活动很难说有什么直接用处,但它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一些鲜活的想法,并能够改变孩子们的观念,并让孩子们勇于去创新,这已经足够了。”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钟曦教授认为,应该通过“艺术之旅”进一步提倡“美术馆教育”,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艺术。“在少儿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技法,而是感受。孩子们在美术馆、博物馆里获得的影像记忆,很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钟教授说,如果让孩子从小接受多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将来他们的艺术素养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Tags:美术馆   年幼   多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