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学堂 > 书画院校 / 正文

艺术家人生超悟 艺术作品才能超悟

兰亭书童 2007-12-17 书画院校 评论

中华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伟大复兴,复兴很大程度上首先是艺术的复兴。艺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结伴而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地标”,是炎黄子孙维系的根脉。艺术无国界,通过对活跃在国际间的无国界艺术大师们的访谈,可能会对艺术的复兴起到推动引领作用。


    李金城——中日书法联谊会秘书长、世界书画艺术家研究会副主席、教授


    张胜利——张氏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创立者,世界十大武技大师后选人、北京大学研究员、《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与无国界艺术大师对话》丛书编委会主任、《当代中国经典艺术再现工程》编委会主任、著名艺术评论家。


    张胜利:李教授,您知道,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曾经为之激动挥写创造出来的书法作品是那么地陌生,似毫无意义的废纸一般,那么地不尽人意,令人沮丧,您也经常遇到吗?


    李金城:是的,每个艺术家都会遇到,我也不例外。因为书法是书法家精神劳动的产物,也是心灵的产物。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从确定内容、创作形式、创作风格、创作材料等都需费一番心机。因而不满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时也是无可奈何。很多人认为艺术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情,很潇洒,谁知背后却是十分艰辛的。


    书法艺术创作和其它具体劳动不同,辛劳未必有丰硕的成果,一份耕耘并非有一份耕耘的收获。它们不是成正比的。对书法艺术创作来说,它是通过汉字的艺术书写来表达书法者的思想感情、风度气质、素养趣味等精神因素的,书法是书法家情感表达的一个载体,笔端游戈所营造出来的墨线轨迹并不是一堆干冷没有生命的东西。它是书家在书写的瞬间将自己的综合素质情绪化的凝结。


    真正的艺术家每天都在思索,都在努力寻找艺术真谛,都在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每天都会有新的感悟,有了这种感悟才能使自己的书法艺术推陈出新。也只有这种出新才能使自己的艺术发展,才能取得进步。因为“新”永远是艺术的内核,新的本质是“推陈出新”,即推往昔之新,出今日和明日之新。“推”“出”的过程异常艰辛,漫长并充满迷惘,甚至惨烈和失落,也唯有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张胜利:书法艺术真可谓是“心随墨道走,情伴线条游”呀!


    李金城:是的,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一个独立充满审美意味的线条世界。它是艺术家心灵在点画之间的闪现,书法不是一种具象的写实艺术,笔墨所传达的也不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某景某情,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神意象,是一种心灵的顿悟和感觉。或笔走龙蛇,狂歌当哭;或意韵深远,古朴浑厚;或酣畅淋漓,沉着痛快,是作者理性和感性结合的结果。是心手合契的产物,纯出自然。正像古人所说的“书者,心之迹也”。相反,如果矫揉造作、扭曲心灵的假仿,其作品必将妖气弥生,令人生厌。


    张胜利:“情”“景”交融,才能使“景”别致,这是书法创作的真谛。


    李金城:是的,内容与形式,激情与技法是构成中国书法的四大元素,彼此统一,才能使书法作品给人以愉悦。“情”决定“景”的形式,“景”大“景”小无关紧要。大时犹如壮士执戟,纵横驰骋,以气势取胜;小时犹如高人抚琴,浅吟低唱,以韵致胜。同时,因为有情才会在字形和笔趣上表现得轻松、自然,气势也就会连贯,作品也就会出彩。相反,在书写是依葫芦画瓢,那只能加强笔墨书写时的技能技巧与功底的磨练,与创造毫无关系。因此,在进行书法创作时,既要注意单字的书写,同时更要着眼于书法整体所要传达的审美意象、审美情趣,个性化的精神面貌,以便达到内涵与形式的契合。


    张胜利:书法作品不单是笔墨技巧,更是艺术家在书写瞬间时的心境对艺术的理解和文字内涵的追求。是多种元素综合表现的结果,“功夫在字外”。


    李金城:书法家的世界观、人生观、精神状态、生活感悟、人生感悟、文学修养、道德品质等因素制约着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但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首先要对人生有超悟,要认清自我,了解自我,感悟自我,进而超越自我。超悟方可是身心保持一种虚静空明的状态,明心才能见性。才能以意驭笔,以笔写意,也才能心随墨道走,情伴线条游。在进行书法创作是,努力表现真正的自我,这样才能进入书法的大美境界——“人书合一”的境界。


    张胜利:人生超悟才能对艺术创作自由的超悟,才能促进个性的自我解放,才能消除束缚个性正常发挥的心理屏障,才能突破“执法”,创造力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才能使作品的创作进入到最高层次——超越世俗,也才能写出超悟的书法作品。
 
 


 

Tags:艺术家   艺术作品   人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