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中国当代艺术观

兰亭书童 2006-04-13 画闻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王广义《路易威登》


  绘画艺术在中国近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上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特别自宋朝以降,中国文人即透过绘画的形式来抒发对自我、家庭乃至于国家的热爱与反思,乃至于绘画形式很自然地提供了古今中国人对社会批判与新观念、思想特有的媒介与力量。由此衍生至当代中国艺术家们的创作上,艺术家们也开始寻找其它可能性的媒材来替代固有传统绘画的模式并仍保有文化的精粹与精神的延续。


  首先,中国当代艺术热潮的开端,在蔡国强运用中国发明的火药来作爆破作品的概念下掀起,将传统绘画的模式经由火药爆破产生一种不可控制、自然的美感,传达中国绘画艺术精神中所追求的自然精神及美感、力量。徐冰则选择了文化的中心点──文字来作为他创作的主题,藉由人对文字的崇敬与赋予的力量来探讨文化的本质。王广义将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宣传画与西方流行产物标志结合,产生了政治及商业的冲突,赋予中国特有的反讽政治普普语汇。继这些第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全球艺坛上引起的震撼与回响后,许多深具潜力的年轻华人艺术家们,也陆续站上了国际的舞台。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著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视野。自八○年代起,艺术家们开始了对政治话题的热衷及对西方文化信息的好奇与批判,随后进入九○年代之后,在市场经济背景的强力推使下,艺术家们逐渐将视线转向对「中国问题」、「自我觉醒意识」甚至于对世界文化的整体思考。中国当代艺术已步入一个空前活跃的新时代。艺术家们将普通人民的生活视野融入至当代艺术的概念与呈现,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一部分。而中国的观念艺术也是在条件极度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的,但这也正是特殊的环境与条件导致他们的行为与创作结果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性。象征性的观念艺术思维提供了艺术家朝新的方式转换的途径,其观念的内涵是具有自身的、社会的、针对性的、象征和寓意的。


  王广义、岳敏君、严培明、杨少斌、郭玮、刘炜,在中国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漫长岁月中成长,加上80年代后西方大量媒体信息的大举东进,中国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上均面临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中国艺术家们在面对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下,看到了人在当代生活中混淆的价值定位,并成为了他们创作与批判的来源。


  本版希望藉此介绍,可将当代华人艺术带往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让当代艺术的视野能在更具包容性的角度下欣赏与讨论。


  王广义(生于1957年)


  王广义《大批判》系列的佳作,包括《耐吉》及《路易威登》。它藉由象征西方物质的强烈形象来批判西方物质主义充斥的中国社会与人民生活的转变关系,王广义亦成为了「中国表现主义」风格的开拓者之一。


  岳敏君(生于1962年)


  《轰轰》是岳敏君于1993年完成的重要作品。


  《太阳》油画画布2000年作是继《轰轰》后另一系列作品。


  在蔡国强仍居住在日本那段时间,奠定了他现今深具爆发力且独特的个人风格的。在此之前,蔡国强进行了所谓「火药画」的创作形式,运用火药爆破作为一个媒介,即如同画家用料一般。蔡国强创造了另一种「绘画」──在画布上用火药爆破留下痕迹。这之后蔡超越画布进而燃更大型的野外爆破计划。「火药画」成了火药草图,因此也都成为了蔡国强在制作大型户外计划的最原始重要的开端。


  蔡国强的艺术真正被国际所肯定始于1991年初,而他艺术的呈现并不是用传统的笔墨,取而代之的是远古中国发明的火药来作为他的艺术媒介。在蔡国强的作品中他所极力要表达的是东方的哲学与精神以及宇宙、大自然的力量。


  徐冰(生于1955年)


  此次拍卖中,囊括了一组200枚印章,以徐冰发明的英文方块字的延伸,运用中国传统印章,将英文方块字刻印在上的作品,称之为“刻”计划并完成于2001年(Lot 378,估价280,000-360,000港元)。其英文方块字也被称为“徐氏新英文书法”,概念源自于80年代后期,是徐冰设计的一种看起来像中文,但实为英文的新的书写形式。之后这方块字书法在艺术家与日本软件公司共同开发成方块字计算机字库软件,只要将此程序输入英文单词便会自动转换成方块字的形式。徐冰透过这件作品体现了他对艺术与社会及人民之间关系的看法及态度。


  蔡国强(生于1957年)


  蔡国强以火药爆破艺术闻名于世,此次拍卖中将推出其《为马塞诸塞州近代美术馆所作的计划──带箭之虎》(Lot 329,估价350,000-550,000港元)及《为大英博物馆所作的计划──蜘蛛网计划》(Lot 331,估价150,000-250,000港元)等作品。


  杨少斌(生于1963年)


  在杨少斌《No.1》,展示出一套独特的强调局部和瞬间的绘画风格──钢铁般的意志、邪恶的人性及脆弱的肉身。对缺少温暖关怀的社会环境反映关怀的重要,是杨少斌作品背后一个非常重要的讯息与主旨。

Tags:中国   当代艺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