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中国唐卡图象修复研究数字化

兰亭书童 2006-04-17 画闻 评论
       由西北民族大学一个科研小组承担的《唐卡图象数据库检索与特定破损区域修复》项目日前在兰州通过了专家鉴定,为藏民族艺术瑰宝唐卡的数字化修复奠定了技术基础。

  据新华社兰州4月15日电,该科研项目负责人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教授王维兰说,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就是将大量唐卡以数字图象的形式保存,并利用现代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研究和恢复破损图象,再现唐卡完整画面。


  据了解,该科研项目主要由建立和设计唐卡图象数据库系统、开发唐卡图象检索系统、研究唐卡图象分割技术和唐卡图象修复研究四部分组成,其中前三部分都是为唐卡图象的修复进行资料和技术准备,第四部分才是整个科研的核心。从启动到完成,该科研项目共享了三年时间。


  王维兰说,破损唐卡图象恢复的目的是从退化、划痕、折叠所造成的裂纹、破洞等图象中重建原始图象,提出不同的图象分割、修复方法。


  研究表明,唐卡系藏语音译,意为“卷轴画”,是壁画兴起后的又一传统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藏文化和宗教色彩,内容主要以藏传佛教为主,题材包括历史事件、人物传记、民间传说、风土人情、宗教教义、自然山水等。在历史上,唐卡多在中国寺院制作和保存,源于7世纪以前,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高峰,形成不同流派和绘画组织。


  根据材料不同,唐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作国唐,另一类是用各种颜料绘制而成的唐卡,叫做止唐,其中以后者最为流行和众多。但大量的唐卡,因年代久远,在保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有的甚至残破不堪,急需抢救和保护。

Tags:数字化   图象   中国   修复   研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