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36件“鬼谷下山”惊动了央视

兰亭书童 2006-04-30 画闻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要上央视了,陈四海忙着擦拭藏品。


    天下的瓷器千千万万,他独爱“鬼谷下山”。


    家住泉州灯星社区的陈四海,收藏了36件“鬼谷下山”图案的瓷器,件件画工精美,画风多豪放,名气大得惊动了央视。4月12日,央视《鉴宝》栏目特地给他寄来一封邀请函,请他带上瓷器,到电视上露露脸。


    偏好“鬼谷下山” 家里藏着30多件


    陈四海58岁,生意人,家里收藏着60多件瓷器。


    为什么搞起收藏?原因很简单,多年前几个朋友喜欢收藏,顺手把他“拉下了水”。


    所有藏品中,陈四海最得意的,是大大小小36件“鬼谷下山”瓷罐、梅瓶,其中器型、尺寸、花色都不同的有20多种。这些瓷器的釉面,有青花、红绿双彩、青花五彩,还有青花釉里红。


  一共花掉几万元  买到假货不后悔


    陈四海说,起初他只有4件“鬼谷下山”。去年他看报纸得知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以天价拍出了一件元青花“鬼谷子大罐”,于是决心要专门收藏“鬼谷下山”系列瓷器。


    每次出差,陈四海都会跑到古玩市场“淘宝”,还常常跑到藏友家,甚至去了博物馆,专门讨教鉴宝知识。此外,他还常常买来一叠收藏书恶补鉴赏知识。


    “只要器型不同,价格过得去,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或委托藏友帮我收购。”从去年至今,陈四海从河南、西安、安徽等地的藏友处,收集到了鬼谷子大罐和梅瓶16件,为此已经花了数万元。


    家里人看他如此痴迷,很担心他会买到假货。陈四海笑称,曾有多位瓷器专家看过他的藏品,其中不少就是仿真品。对此,他乐呵呵地说,“收藏是种乐趣,不管藏品是真是假,一定要用平常心去看待,欢喜就好。”


    “鬼谷下山”瓷器的图案内容,讲的是鬼谷子的学生孙膑与师叔黄柏阳交战被擒,鬼谷子闻讯后,坐在一虎一豹所拉的车上,下山相救的故事。


    陈四海说,“鬼谷下山”图案是元青花瓷器中的绝品,据说还能辟邪,但他手头这么多藏品,究竟哪些是精品,还真闹不太清楚,如果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欢迎拨打22877009帮忙点拨点拨。(信息来源:海峡都市报)


  说古道今话青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元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


  自古青花是宠儿


    青花瓷器历来是藏家的宠儿。2005年在拍卖市场上引起轰动的就是一件元青花。在伦敦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中,一件被称为“鬼谷下山”的元青花人物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元代青花本来存世量就十分稀少,据了解,目前,我国国内现存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仅有200多件,在北京等博物馆内各类元青花瓷器也仅存约17件,可见元青花的稀缺。


    再加上这件瓷罐器型精美、工艺精湛且保存完好,特别是上面的图案,不仅故事来自《战国策》,画面还反映了元代民间杂剧表演艺术和民间绘画艺术的风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管怎样,这样的高价确实更加激发了藏家对青花瓷器的收藏热情。


    不仅国人喜欢青花瓷,外国人对青花瓷也情有独钟。史料曾记载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18世纪初,奥古斯都二世非常喜爱中国瓷器,当他得知邻国普鲁士威廉国王的妃子手中有不少中国瓷器精品时,便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他打听到威廉国王好武,喜欢身体强壮的大个子士兵,于是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与威廉国王达成协议,用自己的4队近卫军换取威廉妃子的12个青花大瓶。如今,这12个青花大瓶连同奥古斯都二世珍藏的其他瓷器,一起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顿的博物馆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三件色彩各不相同,相当难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个梅瓶个头算大的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每件瓷器画工精美,画风多豪放 

Tags:下山   央视   鬼谷   惊动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