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刘克刚在临窗的画案上泼墨挥洒,窗外鸟笼里的八哥不停地鸣叫雀跃。他偶尔会停下手中的画笔,学几声“八哥”,引得笼里的八哥更加亢奋。待一幅紫藤八哥图完成,笼里的八哥望着画面上的八哥,更加叫个不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刘克刚自十岁迷上画八哥七十多年来,画了多少幅八哥,他记不住了;养了多少只八哥,他也记不清了。好多次,不小心笼里的八哥飞出去了,三五个时辰,八哥自己又飞回来了。讲到此,刘克刚指着笼里的八哥说:“这八哥哟,通人性呀!”这时,笼里的八哥冲着刘克刚直“八哥八哥”叫。我说:“刘老,你叫他八哥,它还叫你八哥呢!这究竟刘克刚是八哥还是八哥是刘克刚?”刘老叹了口气说:“七八十年了,我也分不清究竟我是八哥还是八哥是我哟。”
至今,刘克刚的书画作品分别被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泸州博物馆、红岩纪念馆、四川省博物馆收藏。1985年,刘克刚的《芭蕉八哥》与著名画家吴作人、潘天寿、溥佐、陈小毅(岭南画派创始人)等的作品,被人民美术出版社辑入中国画1985年挂历出版。《紫藤八哥》收入《海峡两岸美术观摩作品集》在台湾出版。他的作品广泛流传于日本、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签名铭章艺术总览》等分别介绍了刘克刚,被誉为“蜀中刘八哥”。张爱萍将军曾题“艺精”相赠,落款“克刚方家雅正”。刘克刚现为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自贡市书协、美协主席等职,但无技术职称。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曾将搜集的自贡地区晚清至今二十几幅名家作品拿到北京荣宝斋代销,结果荣宝斋只留下刘克刚的两幅八哥图。能过荣宝斋的法眼,还要那职称干什么?我说,刘老,谁说你没职称?“蜀中刘八哥”就是你的职称,高级职称!
家学渊源,十岁始习八哥
1917年,刘克刚出生在威远县石牛寨一位富商家庭,祖父、父亲喜爱书法,外祖母、舅舅爱好书画。他的远房叔爷刘君悫是原国民党财政部长徐戡的秘书、著名书法家,曾在刘家住过半年,辅导刘克刚书法。刘克刚10岁时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常有乡邻央他写“香火板板”(祖宗牌法)。他的二哥喜欢养鸟,养有许多八哥,受其影响,刘克刚也自小喜欢八哥,画八哥,在著名画家张绍龄指导下专攻花鸟画。刘克刚17岁时考上成都东方美专,受教于冯建吾教授,当时,他画的八哥在美专已是有口皆碑。1937年,刘克刚从重庆西南美专国画系毕业,1942年,在沙湾三圣桥举办了个人画展,轰动自贡、内江,100多幅展品一售而空。1951年,我市在蜀光中学操场举行“自贡市军民联欢会”,刘克刚画出了斯大林、金日成、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震惊盐都。刘克刚在旭川中学任教期间,为四川美术学院输送了10名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其中就有后来成为著名雕塑家的李绍端、王官乙等。
画学徐黄,老犹思变
国画是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土壤中,经数千年发展,形成融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为一体的完整的艺术体系,是东西方两大艺术体系之一极。国画门类很多,形式风格多样,一般以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卷轴画为主。
五代时西蜀的黄筌和南唐的徐熙,都是花鸟画名家,他们不同的创作技法和个人风貌,使花鸟画分为两大流派——“徐黄二体”。黄筌派是工笔花鸟画体系,以勾线、填色、染色为主,造型严谨,工整艳丽;徐熙则开写意花鸟画之先河,重水墨、重意境、重笔触,超脱淡逸。世人总结为“徐熙野逸、黄家富贵”。后人兼收并蓄,形成“工兼写”方法。刘克刚的花鸟画也是走“工兼写”路子,因此他推崇八大、新罗山人、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
这些大家都是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艺术创作规律,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八大山人造型奇特,笔墨简练恣纵而浑朴稚拙,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任伯年技巧全面熟练,造形生动,最早把西方写实手法融入中国画中,能从生活中另辟蹊径。吴昌硕以金石篆刻和草书入画,浑厚天真,气势逼人,诗书画印俱精。 细揣刘克刚的紫藤八哥图,果得徐黄、八大、任伯年、吴昌硕等画风之精髓。布局上老藤粗壮,龙蛇妖娇,缠绕自然合理又富于变化;藤、叶、花生机勃勃,聚散有致,整个画面层次分明,刚柔相济,形成使人愉悦的节奏美、旋律美。
将刘克刚的紫藤八哥、芭蕉八哥图与宋代法常的《松树八哥图》、明代林良的《鹰击八哥图》相比较,就会发现,刘克刚的八哥多为欢叫中的八哥,配以芭蕉、紫藤,显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不沉寂不浮躁,平和淡泊,使人想起江南水乡、蜀南村寨、小桥流水、幽篁茅屋、疏篱豆棚、麦田菜花儿……使人想起“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刘克刚的八哥用墨大胆,浓墨近乎焦、淡墨近似无,中有色阶过渡,使八哥更为生动、活泼、朝气勃勃,形神兼备。三五八哥,有聚有散,将翱将翔,呼应顾盼。使整个画面大开大合,疏密分明,得势而极富动感,传达出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美感。
一位88岁的老人,何以还能画出如此充满朝气、灵气、生机,人与自然如此和谐的紫藤八哥、芭蕉八哥?这使我想起著名画家潘天寿的一段话:“美情与利欲相背而不相容,去利欲愈远,离美情愈近;名利权欲愈炽,则去美情愈远矣。惟纯真坦荡之人方能入美之至境。”是的,作品是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对艺术的透彻理解与对人生的透彻理解互为表里。刘克刚88岁了,仍无病无痛,精神矍铄,每天作画授徒四五个小时。应该说,刘克刚艺精人长寿,是他一生淡泊名利、宁静平和、与人为善的“纯真坦荡”之性所致。
诗人郭广岚曾在刘克刚的一幅月季图上题诗:“绿浅红深玉影斜,凭将幽梦付篱笆。春风不到何须怨,一月犹开一度花。”刘克刚吟后对我说:“我什么都不怨,谁也不怨。天天与八哥对话,偶有新得,便付之宣纸。不知这算不算‘一月犹开一度花’?”刘老不是没有遗憾,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出一本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画集,可是缺乏资金。
“老来思变总欣然,不弄玄虚哪耐看。破墨纵横无定法,漫将秃笔点春烟。”这是刘克刚的自题诗。如今,88岁高龄的刘老虽身居闹市,在滚滚红尘中仍天天与八哥对话,思索悟道,然后在宣纸上表达出来,成为一幅幅传世精品。真是:“纷披花叶上枯藤,满壁龙蛇似素僧。画到酣时人半醉,春回纸上鸟多情。高哉应羡拿云手,耄矣犹存赤子心.八大新罗呼不起,千秋笔墨与谁论。” 这是郭广岚赠刘克刚的诗。“素僧”指以狂草著称的唐代书法家怀素。
- 上一篇:周天黎警告:要看破艺术市场中的黑幕
- 下一篇:当代艺术蹿红艺术品市场
猜你喜欢
- 2015-03-15 北京秋拍徐悲鸿《奔马图》来源遇质疑
- 2015-03-15 韩美林巨龙作品亮相嘉德秋拍 图
- 2015-03-15 丹麦举行小美人鱼回归安放仪式 图
- 2015-0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全集》正式推出
- 2015-01-12 《茉莉韵》系统介绍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
- 2014-07-23 金文经典作品研究介绍
- 2014-07-07 书法应从楷书学起及各种书体的介绍
- 2014-06-27 工笔白荷花技法相关介绍
- 2014-06-20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 2014-05-20 新华网总裁田舒斌向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赠送礼物
- 搜索
-
- 03-04中国书法杂志
- 01-222015年《国画收藏》杂志征稿启事
- 10-08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
- 09-17四川美术家协会2014年创作基地工作会在自贡召开
- 09-12于丹:教师应多拿笔写字
- 09-03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复评结果
- 08-29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版画展区复评入选名单
- 06-24居大宁水墨鸭进驻全聚德展览馆
- 05-29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 在联合国总部开幕
- 05-16第四届 孤山证印 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征稿启动
- 7328℃被禁74年,“淫画”流落异乡
- 610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4374℃“大师风范——陆俨少画展” 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 4347℃第九届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宝安展出
- 3772℃“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揭晓
- 3339℃武强抢救年画古版百余块
- 3130℃韩国《金昌烈画展》开幕
- 2849℃七十余幅民国洋画亮相刘海粟美术馆
- 2618℃首届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获奖名单
- 2424℃《百年巴金》大型画集出版
- 02-12中国美院昨日开考 考生达9500余人质量优于往年
- 06-06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