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艺术西方 / 正文

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作品及行情

兰亭书童 2006-08-22 艺术西方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潘玉良 《自画像》 1949年作 画布 油画 60×72.5厘米 香港佳士得2005年秋拍成交价964万港元


  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油画市场并不景气。最初京沪两地有多家拍卖行开拍中国油








画,由于藏家、买家很少,致使不少拍卖行放弃了中国油画的拍卖,能坚持的恐怕只有嘉德等极少数拍卖行。近几年,随着中国艺术品行情急剧升温,各路藏家对中国油画价值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不少藏家认为油画是一种国际性的收藏品,已故的世界级名家作品价格常高达百万乃至千万美元,而在世有成就的油画家作品价格也大都动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外国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皇室、大企业集团都以拥有一批油画藏品为自豪。从某种意义上说,油画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门类。此外,油画的含金量突出地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画家为创作一幅油画作品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相当多,往往需要反复琢磨和制作,以使画面达到画家追求的艺术效果。其次是油画的创新,也就是一个成功的油画家的作品必须要有民族性、时代性、思想性和自己的个性。2005年许多拍卖行都推出了油画作品,成交量明显扩大,如中国嘉德油画专场总成交额为1.3亿元,成交率达92%;保利公司油画专场总成交额为1.08亿元,成交率达91%;华辰油画总成交额为0.35亿元,成交率达82%。这些佳绩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随着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急剧升温,原本被市场冷落的中国油画异军突起。特别是当代一些油画家可谓迭创新高,如陈逸飞的《有阳光的日子》在嘉德拍卖会上以440万元拍出,随后,他的《大提琴少女》在上海崇源拍卖会上以550万元成交,《大吉图》在北京红太阳拍卖会上获价605万元,《布达拉宫》被浙江中财拍至825万元。在陈逸飞作品行情的带动下,陈丹青、陈逸鸣、何多苓、罗中立、靳尚谊、陈衍宁、沈尧伊、姜国芳、王沂东、艾轩、杨云飞、刘小东等人的油画价格也水涨船高,真是令人可喜。然而,笔者发现在中国油画市场中,第一代油画家的作品显然是尚未挖掘的大金矿。

Tags:油画家   中国   行情   作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