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时间:2007年1月6日(周六)下午2:00——4:00
地点:上海美术馆四楼演讲厅
内容提要:
因为不认识宣传“三教合流”理想、推动社会和谐的《三酸图》而称其为明末 文人“对酒当歌”、“玩世不恭”之写照 。因为不理解鼓舞励志修身的 《陈平分肉图》而称其为《荫下纳凉图》、或者《陈平卖肉图》。如此误导读者的“盲人领瞎子”式说明在装帧精美的中国古代艺术图册中比比皆是,埋没了大量中华灿烂文化的重大题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承中令人扼腕遗憾的“断层” 。为了不至于让绵延数千年的传统在当今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湮没,倪亦斌博士心存人文关怀,经过近十载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终于厘清了几百个故事、寓意图像流传的来龙去脉。
(在这个演讲里,倪亦斌博士将用几百张在世界各地博物馆、私人藏家处收集的图片来展示他十年求索的成果。)
第二讲:“欲抱琵琶半遮面”——中国古代软性春宫画研究
时间:2007年1月13日(周六)下午2:00——4:00
地点:上海美术馆四楼演讲厅
内容提要:
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中叶,女性裸体形象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的旗号下发展成为表现理想女性美以致理想理念的最佳手段。女裸体借助于古代神话和圣经故事画充斥图像世界。虽然绝大多数作品都明显带有刻意取悦男性“偷窥者”的倾向,可是当这样的话语环境一旦建立以后,体面的绅士就可以从容不迫地观赏这些事实上的软性色情图像来丰富、满足自己的性幻想,而不用在内心受到丝毫道德谴责。中国古代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环境,所以任何包含女裸体和带有色情因素的图像从来没有登过大雅之堂。倪亦斌博士的讲座旨在将“软性春宫画”从直露的“秘戏图”中划分出来,从中得以窥见古人在反映、表现情色世界时的智慧、俏皮和诙谐。
第三讲:Visual Archaeology – Recovering Lost Meanings in Chinese Decorative Arts (Lecture in English)
时间:2007年元月26日(周五)上午10:00——12:00
地点:上海美术馆四楼演讲厅
Have you ever wondered about the meaning of the pictures you see on
Chinese scrolls, snuff bottles, furniture, architecture, and porcelain vases?
Are they just pretty designs conjured from the imagination of the artist or is there
much more to it?
The calamities that the Chinese nation suffered in recent history have resulted
in a discontinuity in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visual culture.
Much of the meaning behind the traditional imagery has been lost to the average viewer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nd even to many art historians, both in and outside China.
Having spent more than a decade traveling across three continents and going
through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books and art works in libraries and museums
in China, Britain, France, Germany, Holland, Japan, and the US, the visual culture
detective, Dr Ni Yibin will reveal to you in his series of lectures the meanings
hidden behind many eye-catching designs and story scenes, with which we will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eople lived, what their dreams were,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love, family, and sex.
倪亦斌先生简历
倪亦斌,出生于上海。
英国伦敦大学 学院硕士、博士。
曾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进修中国艺术史。过去四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学荣誉课程讲授《中国视觉文化》。
近年来,竭尽心力破译中国传统故事画和寓意画,使得已经大部分失传的这批宝贵文化遗产得以重见天日。成功诠释了在美国巡回展出的《未被认识的顺治瓷器》和在上海与伦敦展出的《十七世纪景德镇瓷器》中巴特勒家族所藏瓷器上以前不为人知的图案意义。
曾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 耶鲁大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佛吉尼亚大学, 夏威夷檀香山美术馆、中国南京大学和新加坡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及其他机构团体作学术演讲。
在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的《中国:帝国与文明》(欧洲版题为《中国:天龙之国》) 一书中应邀撰写《中国美术》 和《中国表演艺术》两章 ( 该书于2005年在美国和欧洲出平装版,题为《经典参考书:中国》)。
编辑英文版的《中国陶瓷辞典》。
在即将由英国泰晤士哈得逊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奇迹》一书中应邀撰写《马戏、杂技》和《音乐、戏剧》等章节。
是上海《艺术世界》杂志《收藏》专栏作家。
文章还刊登于英国出版的《东方艺术》和美国出版的《古董与美术》。
- 上一篇:美术明片 - 杨国欣
- 下一篇:美术明片 - 朱寿友
猜你喜欢
- 2015-03-17 中国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继续回落
- 2015-03-17 沈阳故宫首次展出86件中国古代铜镜
- 2015-03-17 中国画都·潍坊艺术百家学术邀请展
- 2015-03-17 继往开来——2015中国版画家邀请展
- 2015-03-17 沈阳故宫首次展出86件中国古代铜镜
- 2015-03-17 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2015-03-17 民间收藏者现日本旧地图 证明钓鱼岛非日属
- 2015-03-17 盘点世界收藏界的中国风(图)
- 2015-03-17 行家称红木家具收藏未来热点是酸枝
- 2015-03-16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 搜索
-
- 03-04中国书法杂志
- 01-222015年《国画收藏》杂志征稿启事
- 10-08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
- 09-17四川美术家协会2014年创作基地工作会在自贡召开
- 09-12于丹:教师应多拿笔写字
- 09-03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复评结果
- 08-29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版画展区复评入选名单
- 06-24居大宁水墨鸭进驻全聚德展览馆
- 05-29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 在联合国总部开幕
- 05-16第四届 孤山证印 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征稿启动
- 7328℃被禁74年,“淫画”流落异乡
- 610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4374℃“大师风范——陆俨少画展” 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 4347℃第九届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宝安展出
- 3772℃“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揭晓
- 3339℃武强抢救年画古版百余块
- 3130℃韩国《金昌烈画展》开幕
- 2849℃七十余幅民国洋画亮相刘海粟美术馆
- 2618℃首届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获奖名单
- 2424℃《百年巴金》大型画集出版
- 02-12中国美院昨日开考 考生达9500余人质量优于往年
- 06-06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