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农民书法家李贵川书就56米长"万寿图"

兰亭书童 2007-05-23 画闻 评论
       农民书法家李贵川用了6年时间,将1万种“寿”字的不同写法搜集整理出来,并在56米长的长卷上书就“万寿图”。6月中旬,他将携带这幅饱含深情的作品赴香港参加回归十周年展出。

  ■旧报纸烟盒纸上练字

  1948年出生的李贵川是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南沟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从小就喜爱书法,上初中后就开始练习毛笔字,并临摹了王羲之、柳公权、苏东坡等名家的字帖。可好景不长,不久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他和许多学生一样不得不离开了校园。此后30多年内他没有动过毛笔。

  2000年,当时正在信诚钢铁水泥有限公司上班的李贵川,偶然间在公司订阅的一份杂志上,看到了一则全国书法大赛的征稿启事。“都30多年了没动毛笔了,我还行吗?”李贵川试着写了几幅字投了过去。时间不长,大赛组委会给他发来了一封信函,认为接近三等奖的档次,并鼓励他以后再接再厉。那一次的小试身手,给了李贵川极大的鼓舞。

  从那以后,他在工作之余,就利用晚上和闲暇时间勤学苦练,仔细揣摩。甚至在劳动中休息时,他也拿着小木棍在地上不停地划拉,而一些旧报纸、烟盒纸都成了他练字的纸张。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开始,他的书法作品开始在全国级的大赛中崭露头角。目前,他已经成为了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6年搜集万种“寿”字

  福、寿等字是祥瑞的象征,自古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李贵川对这两个字也特别感兴趣。从2000年3月开始,他便开始搜集整理“福”、“寿”字的不同写法。

  为此,李贵川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要向当地人仔细询问当地是否有“福”、“寿”字,如果有就赶紧过去,将该字拓下来,回到家中仔细临摹。李贵川说,在搜集整理当中“朋友们一听说哪有这两个字就想办法帮我找到,然后再给我邮寄回来。”

  6年下来,李贵川已经收集整理了1000种“福”字的不同写法和1万种“寿”字的不同写法。几乎包括了从仓颉造字到清嘉庆元年历代名家的古篆体寿字。

  ■将携“万寿图”赴香港展出

  2003年,李贵川用一个月的时间,创作了一幅“千福万寿图”。这幅长30米、宽50厘米的作品共由1000种不同写法的“福”字和2900种不同写法的“寿”字组成。可李贵川并不满足。不久,他便萌生了创作一幅真正“万寿图”的想法。李贵川说干就干,于今年3月份开始在长达56米、宽为70厘米的长卷上进行创作。为了能在象征56个民族大团结的56米长的长卷上,将1万个“寿”字都能写下,他将每个“寿”基本按照6厘米×5厘米的标准进行书写。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这幅作品于日前终于问世。5月20日,李贵川将这幅字送到了石家庄进行装裱。

  今年3月末,他接到了中国中外文化研究会和世界华人联合总会的邀请,邀请他参加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相约香港”中国当代名人文化交流访问团。李贵川说,6月中旬他将携这幅作品去香港展出,把美好祝愿传递给香港人民,更把美好祝愿送给伟大的祖国。

Tags:书法家   万寿   农民   李贵川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