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艺术西方 / 正文

“形形色色”陈默·何工学术提名展在成都S·O艺术空间举办

兰亭书童 2008-11-28 艺术西方 评论
 由成都s·o艺术空间主办的“形形色色”陈默·何工学术提名展,今日(11月28日)起至12月14日在成都东城根上街2号四川美术馆成都s·o艺术空间举办。下午3点,初冬的蓉城阳光明媚,展览现场的开幕酒会气氛也热烈的象回到了春天,共有包括展览主要策展人陈默、成都k画廊总经理杨凯、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教授刘世华、青年艺术家曾辉等在内的嘉宾及其他艺术爱好者数百人先后来到了展览现场。本次展览共展出艺术家何工、沈娜、乙妍、金子、杨文萍、杨方伟、万露、郑黎黎、李院立、包平、阿嘉娜、李伯忠、陈刚、王睿、苏勇、李帛洋、方景华等在内的当代油画作品48幅.画家大多都比较年轻,来自成都、北京、重庆、天津、杭州、武汉等地,有明显艺术及市场潜质。部分画家已经在艺术市场上闯出了名头,有些是西南画派领军人物何多苓等著名教授的研究生,普遍具有较深厚的学术底蕴,又兼具一定的市场潜力。
    策展人陈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展览以年轻人为主打,80%以上都是80后,选择他们是充分考虑了学术和市场两个层面的因素。当记者问到这次参展作品大多在色彩上比较偏向于明快、鲜艳时,陈默说,这批作品一部分比较鲜艳,比如万露。他们作品中的色彩元素比较带有设计感,比较平面性,甚至带有点卡通。这本来也是80后甚至以后90后艺术群体的一个特点,这只是一种语言艺术手段,只是艺术家创作的一种个人倾向,最终你用得合不合适,得拿作品来检验。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艺术系教授刘世华兴致勃勃的观看了青年艺术家们的作品并作出好评。他表示,这批年轻画家的作品形式和内容都比较新颖和多样,敢于标新立异表达自我,有些作品借鉴和采用了国画的特点,手法比较独特,在情感抒发和意念表达上都有了一定的风格和语言。
    画家杨方伟、包平、李伯忠等向记者介绍了自己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理念,并和记者交流了创作心得和体会。记者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谈到自己作品的市场走向时,他们都异口同声的表示自己并不是很清楚,看来对于这些年轻的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刻意去走市场而是静下来好好画画。
    此前,该展览曾于2008年10月24日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举办过首次展览,获得了上海艺术界同行的好评并取得成功,展览期间有部分作品被藏家收藏。

Tags:工学   形形色色   提名   举办   艺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