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艺术与设计教育如何面对新挑战

兰亭书童 2014-02-02 画闻 评论

  10月6日至7日,由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召集的第三届国际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高峰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球9所顶尖艺术与设计院校的院校长,以“艺术与设计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为题,共同探讨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艺术与设计教育如何面对新挑战等问题。

  相关专业须协调发展

  研讨会期间,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围绕学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发表了演讲。他阐释了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央美术学院90余年探索形成的艺术教育的“中国态度”。

  其中,潘公凯提出的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专业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说,中央美术学院原本是一所以纯造型艺术为主要教学方向的学校。然而,近10年来,现代设计专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超过纯造型艺术专业,这就面临着调整学科发展重点的问题。“工艺美术是指原来师徒相授的手工制艺,比如木雕、陶艺、纤维纺织、挂毯编织等;现代设计是与工业化批量产品生产相关的产品设计,除了工业产品设计外,还包括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现代时装设计、三维数码图像设计等。中央美术学院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急需现代设计人才的现状,选择了重点发展现代设计专业。”

  “因为重点在现代设计专业中采取了最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方法,我们不得不在短期内放弃了一部分传统工艺美术的教学,这使得教学重点非常突出,效果也很明显。中央美术学院在前不久还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30所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之一。但是我们并不认为工艺美术已经落后,而是因为我们发展空间不足,尚未全面开展。中国的工艺美术也需要用创意去重新塑造,这项任务也很重要。”

  另外,潘公凯还就架上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等现代艺术专业的发展,学生的写实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处理,学科细分和跨学科的关系处理3个重点问题进行了阐述。

  数字化带来的挑战

  会议期间,各国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分别介绍了本国美术高等教育现状和所在高校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相关经验。大家就共同关心的艺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其中,在数字时代如何使各艺术专业获得更好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院长托尼·琼斯认为,现在的学生出生并成长在数字时代,教学中需要学生使用一些数字技术进行创作。“在芝加哥艺术学院,两年前,35%的教学课程会教学生如何使用数字技术,现在却基本不教了,因为现在的学生来大学之前就已经学会了一些数字技术。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教学重点都发生了变化。”

  与此相对应,托尼还谈到了传统科目——艺术史的教学。他说,学生每天可以接触到互联网、杂志、各类书籍,学校也应变换教学方式来创新艺术史课程的教学,比如运用电影进行教学。“很多人说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懂所有媒介的老师,因此在对教学进行重新设计的过程中,不管教学方式如何变化,都需要抓住艺术史这门课程的核心。”

  来自旧金山美术学院的院长弗雷德·马丁认为,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很多油画系学生也在电脑上进行创作和构思,进行人为区分是不切实际的。当然,“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更多挑战。在21世纪,我们需要走出去,重新思考艺术系学生,或者说艺术家的角色该如何定位。”

  “沟通网络”促进跨文化合作

  研讨会期间,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还向各国代表介绍了学院近几年承担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为奥运设计、为上海世博设计、世界设计大会和素描60年大展等教学、研究、创作项目,展示了近年来中央美院将教学、研究、创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经验和成果。

  通过交流,与会各国院长共同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给艺术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各国艺术学院应共同分享经验和成果,在尊重各自国情、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进行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艺术与设计教育的繁荣,培育新一代的艺术与设计人才。

  据介绍,这些年,中央美院已与亚洲、欧洲、北美几十所优秀的美术与设计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举办展览、交换学生,共同分享办学的成功经验。

  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研讨会期间,由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和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共同倡导,构架一个泛欧美亚的国际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沟通网络,通过常设性的国际校长论坛与合作研究、学术交流项目,引领艺术、设计、建筑教育与研究的发展。该倡议得到了与会各高校的一致认可,并于现场共同签署。

Tags:面对   挑战   艺术   设计   教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