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春节假期刚过,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已在各地拉开序幕,成千上万的考生奔波于各地的艺术院校。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艺考大军中,许多考生陷入误区:一些人一心梦想当明星,对表演艺术最基本的问题知之甚少,仅凭长得漂亮或帅气便来试运气;还有的考生以为艺术类院校对文化课要求低,将参加艺考视为上大学的捷径。对此,多位专家提醒考生,艺考之路并不如想象得那样平坦,考生应多些理性,不要盲目跟风。
艺考报名持续火爆
记者近日在多所北京高校的艺术类考试报名现场看到,尽管天气寒冷,但前来报名的各地考生络绎不绝。来自山东的考生小邵告诉记者,她今年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多个学校,提前几天就赶到北京准备考试。
“虽然这一趟的住宿费、饭费、考试费要花去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还要用上近半个月的时间,但只要能考上,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小邵说。
与小邵类似的还有很多考生,他们中最多的报考了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的十多所艺术类高校。而与考生数量大量增加形成反差的是,艺术类专业招生数量并未大幅增加,由此造成的竞争十分激烈。
中国传媒大学今年艺术类共招生664人,比去年减少36人,但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4000多人,其中最热门的播音主持专业报考与录取比竟达到了82比1。北京电影学院今年招生计划只有455人,但网上报考人数超过2.5万,比去年增长了20%以上;约6000名考生争抢表演系85个名额,录取率不到1.5%。
虽然没有电影学院招生那般火热,但中国戏曲学院昆曲等“非遗”专业也受到不少考生的追捧,今年学院的京剧、昆曲、黄梅戏等“非遗”专业淘汰率将不低于三分之二。
谈到“艺考热”持续火爆的原因,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等人认为,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电视选秀节目火爆推动“造星运动”、影视明星受到青少年追捧等原因,造成一些考生和家长的盲目和不理智跟风。
许多人陷入艺考误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学生报考艺术类专业并非出于对艺术的真正热爱,他们有的是为了通过艺考这条“捷径”实现上大学的梦想,有的是觉得自己外貌好应该当演员,很多学生和家长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误区。
北京市民王天明的女儿学习成绩一般,他觉得艺考对文化课要求低,认为这是一条升学的捷径,于是在孩子上高二时为她报了美术培训班,让她学习绘画,报考美术学院。但一年后,王先生才明白,艺考的道路并不一定比普通高考容易,同普通高考一样,越是好的院校,考取难度越大。
“相对较低的文化课录取分数线,并没有将艺考的难度降低。艺考最大的难处是专业课、文化课的‘双线作战’。普通高考生只需要一门心思奔着文化课复习,尽量提高分数就好。但艺考生的专业课、文化课则是缺一不可。”王先生说,“现在艺考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我的孩子学习美术时间不长,进步不大,造成她的心理压力很大。”
与王先生的女儿类似,许多考生原本缺乏基础,只是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参加培训班在短时间内突击培训绘画、表演等。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王劲松说,每年的考试中都有些考生先天素质和条件很优秀,但连一个完整的文章都不能背诵,连一段整段的表演都不能完成,明显是仅仅经过临时培训就来考试的。
此外,记者在多所学校看到,有些参加表演专业考试的女生浓妆艳抹,男生奇装异服,将精力主要用在外表打扮上,以此吸引考官的注意力。甚至有考生表示,表演专业考试就是看长相,只要漂亮、帅气就能考上。这令很多艺术类高校的老师啼笑皆非。
专家:艺术类考生应走出误区提高素质
对于那些怀揣“明星梦”的艺考生,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表示,很多人觉得考上电影学院这样的艺术类院校就是踏入了“星族”的门槛。的确,进入学校会获得更好的起飞平台,但其他一切还是需要学生后天努力,学校只能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无法教给学生成功。他希望所有考生都抱有平衡理智的心态,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好成绩;考上后也要继续努力学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张会军说,学校希望考生在报考前做过相应准备。艺考的结果很多时候不在于你报了多少学校,而在于你是否有所准备、有所了解,准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挥聪明才智。反之,如果考生没有准备和了解,盲目报考众多学校,是很难有理想成绩的。他建议考生们在考试前多上网查看学校资讯,包括相关网站、微博、博客及学校专业考试讨论。
对于那些考表演专业光靠“脸蛋”的考生,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陈浥说,我们的招生不是专门挑选帅哥、美女的“选秀”,也不是挑选演员的“摄制组”。考试是为了发现考生的表演艺术天赋和潜质,漂亮未必就能成为好的演员。
艺术所要反映的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其中要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各式各样的。“招生时要考虑在外形上‘生、旦、净、末、丑’行行俱全,也要注意影视创作实际对各种形象类型演员的需求。因此,‘漂亮’并不是我们选材的唯一标准,报考表演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必要的表演天赋,同时要兼备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陈浥说。
艺考报名持续火爆
记者近日在多所北京高校的艺术类考试报名现场看到,尽管天气寒冷,但前来报名的各地考生络绎不绝。来自山东的考生小邵告诉记者,她今年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多个学校,提前几天就赶到北京准备考试。
“虽然这一趟的住宿费、饭费、考试费要花去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还要用上近半个月的时间,但只要能考上,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小邵说。
与小邵类似的还有很多考生,他们中最多的报考了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的十多所艺术类高校。而与考生数量大量增加形成反差的是,艺术类专业招生数量并未大幅增加,由此造成的竞争十分激烈。
中国传媒大学今年艺术类共招生664人,比去年减少36人,但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4000多人,其中最热门的播音主持专业报考与录取比竟达到了82比1。北京电影学院今年招生计划只有455人,但网上报考人数超过2.5万,比去年增长了20%以上;约6000名考生争抢表演系85个名额,录取率不到1.5%。
虽然没有电影学院招生那般火热,但中国戏曲学院昆曲等“非遗”专业也受到不少考生的追捧,今年学院的京剧、昆曲、黄梅戏等“非遗”专业淘汰率将不低于三分之二。
谈到“艺考热”持续火爆的原因,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等人认为,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电视选秀节目火爆推动“造星运动”、影视明星受到青少年追捧等原因,造成一些考生和家长的盲目和不理智跟风。
许多人陷入艺考误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学生报考艺术类专业并非出于对艺术的真正热爱,他们有的是为了通过艺考这条“捷径”实现上大学的梦想,有的是觉得自己外貌好应该当演员,很多学生和家长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误区。
北京市民王天明的女儿学习成绩一般,他觉得艺考对文化课要求低,认为这是一条升学的捷径,于是在孩子上高二时为她报了美术培训班,让她学习绘画,报考美术学院。但一年后,王先生才明白,艺考的道路并不一定比普通高考容易,同普通高考一样,越是好的院校,考取难度越大。
“相对较低的文化课录取分数线,并没有将艺考的难度降低。艺考最大的难处是专业课、文化课的‘双线作战’。普通高考生只需要一门心思奔着文化课复习,尽量提高分数就好。但艺考生的专业课、文化课则是缺一不可。”王先生说,“现在艺考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我的孩子学习美术时间不长,进步不大,造成她的心理压力很大。”
与王先生的女儿类似,许多考生原本缺乏基础,只是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参加培训班在短时间内突击培训绘画、表演等。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王劲松说,每年的考试中都有些考生先天素质和条件很优秀,但连一个完整的文章都不能背诵,连一段整段的表演都不能完成,明显是仅仅经过临时培训就来考试的。
此外,记者在多所学校看到,有些参加表演专业考试的女生浓妆艳抹,男生奇装异服,将精力主要用在外表打扮上,以此吸引考官的注意力。甚至有考生表示,表演专业考试就是看长相,只要漂亮、帅气就能考上。这令很多艺术类高校的老师啼笑皆非。
专家:艺术类考生应走出误区提高素质
对于那些怀揣“明星梦”的艺考生,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表示,很多人觉得考上电影学院这样的艺术类院校就是踏入了“星族”的门槛。的确,进入学校会获得更好的起飞平台,但其他一切还是需要学生后天努力,学校只能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无法教给学生成功。他希望所有考生都抱有平衡理智的心态,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好成绩;考上后也要继续努力学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张会军说,学校希望考生在报考前做过相应准备。艺考的结果很多时候不在于你报了多少学校,而在于你是否有所准备、有所了解,准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挥聪明才智。反之,如果考生没有准备和了解,盲目报考众多学校,是很难有理想成绩的。他建议考生们在考试前多上网查看学校资讯,包括相关网站、微博、博客及学校专业考试讨论。
对于那些考表演专业光靠“脸蛋”的考生,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陈浥说,我们的招生不是专门挑选帅哥、美女的“选秀”,也不是挑选演员的“摄制组”。考试是为了发现考生的表演艺术天赋和潜质,漂亮未必就能成为好的演员。
艺术所要反映的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其中要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各式各样的。“招生时要考虑在外形上‘生、旦、净、末、丑’行行俱全,也要注意影视创作实际对各种形象类型演员的需求。因此,‘漂亮’并不是我们选材的唯一标准,报考表演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必要的表演天赋,同时要兼备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陈浥说。
- 上一篇:中国艺术教育模式的三个内涵
- 下一篇:为汉字书写呐喊
猜你喜欢
- 2015-03-15 玉石收藏:要让理性战胜碰运气
- 2015-03-13 艺术品投资的十个提醒
- 2015-03-13 福建寿山石雕刻艺术品市场火爆
- 2015-03-13 “试机卡”市场火爆 扛起领涨大旗
- 2015-03-13 天价白酒收藏还是炒作 专家提醒藏酒陷阱
- 2015-03-13 艺术品投资的十个提醒
- 2015-03-13 “全民收藏”持续高烧大众消费亟须回归理性
- 2015-03-13 专家提醒:个性化邮票不值钱
- 2015-03-13 书画收藏由盲从走向理性
- 2015-03-13 疯狂钻石半年涨40%专家提醒变现远比黄金难
- 搜索
-
- 03-04中国书法杂志
- 01-222015年《国画收藏》杂志征稿启事
- 10-08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
- 09-17四川美术家协会2014年创作基地工作会在自贡召开
- 09-12于丹:教师应多拿笔写字
- 09-03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复评结果
- 08-29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版画展区复评入选名单
- 06-24居大宁水墨鸭进驻全聚德展览馆
- 05-29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 在联合国总部开幕
- 05-16第四届 孤山证印 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征稿启动
- 7328℃被禁74年,“淫画”流落异乡
- 610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4374℃“大师风范——陆俨少画展” 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 4347℃第九届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宝安展出
- 3772℃“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揭晓
- 3339℃武强抢救年画古版百余块
- 3130℃韩国《金昌烈画展》开幕
- 2849℃七十余幅民国洋画亮相刘海粟美术馆
- 2618℃首届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获奖名单
- 2424℃《百年巴金》大型画集出版
- 02-12中国美院昨日开考 考生达9500余人质量优于往年
- 06-06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