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书圣归来断想

兰亭书童 2006-04-04 书坛快报 评论
       书圣归来,相逢有缘。如此零距离地直面巨擘、感受经典,乃此生有幸。那遒丽劲健的运笔、郁勃跌宕的气势、深邃丰裕的意境,不仅给人以笔墨的震撼、审美的冲击,亦给人以书脉的昭示、艺理的启迪。

  感恩书圣,尽管他出身于书法艺术世家,有着显赫的社会地位,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和囿于旧习,而是在东晋这个中国书法的转型期高举起变法创新的大旗,一改汉魏以来的书苑传统,开创了丰神潇洒、秀逸隽美的行草新体,一举奠定了晋书“韵胜”、“度高”的极致风范,从而惠泽了千古书坛。

  而今我们也正处于书法的转型期,审视当今书坛,存在着一些误区和缺陷。其主要表现为一些书法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亮出口号为:颠覆线条、解构结体、忘却传统。为走捷径而速成化,为创风格而强制化,笔墨故意狂怪粗俗,线条故意凌乱杂耍,结构故意怪诞乖违,以极端性、丑陋化为时髦,而且此风有愈演愈烈之势。书圣归来,我们应进行一次精神上的皈依和笔墨上的认祖。

  《兰亭序》是书圣最著名的作品,被冠以“天下第一行书”,那妍美雅逸、遒劲畅朗的笔墨,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的“畅叙幽情”之作。而《丧乱帖》则笔墨峭厉郁拔、恣肆奇崛,那是在事逢丧乱、“痛当奈何”之中而书。因此,如果说《兰亭序》是书圣最风格化、诗情化的佳作,那么《丧乱帖》则是书圣最个性化、情感化的力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创造活动,具有驰思造化之情,穷测微妙之意。现在一些书家,把笔墨看作纯技法的展现或比拼,即在审美意识上显得颇为迷惘,失去了创作主体的艺术取向。

  书圣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家,而且是优秀的作家,同时在艺术理论上亦有建树,他在《书论》中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大抵书须存思。”即书法创作要有艺术思想的引导和审美意识的启悟,书圣的翰墨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而现在的书坛,一些书法家的文化修养颇为苍白,艺术底蕴也不丰厚,从而缺乏先进的审美觉悟和准确的笔墨评判,对何谓传统精华“找不着北”,对何谓创新要素“一地鸡毛”,出现笔墨的盲从及创作的依附。而在书法理论研究上更是捉襟见肘。

  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书圣的《丧乱帖》就是由奈良时期的遣唐使带入日本,而圣武天皇对书圣的高度崇拜与大力收藏,使书圣的书风在日本得到了弘扬。在现代,日本书法开始有意识地走向国际化。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日本即在欧美举办了有一定规模的书法展,如1954年在纽约近代美术馆展出日本现代书法。1956年以美国尤金美术馆为起始,从而在全美国举行日本书法巡回展。也在同一年以巴黎近代美术馆为第一站,日本书法在欧洲举行巡回展。而“书圣之国”的中国书法展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在美国及欧洲刚刚开始,我们应当加快中国书法艺术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Tags:断想   归来   书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