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书圣故里 魅力临沂

兰亭书童 2007-09-18 热点透析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书圣文化节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


  书圣文化节打造城市名片


    9月3日至5日,第五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在山东临沂举办。自2003年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开始,临沂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书圣文化节,成功打造了“书圣故里·魅力临沂”的文化品牌。如今,临沂这个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正以崭新的形象向我们走来,临沂也凭借书圣文化节这个品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书圣文化节不仅繁荣发展了临沂的文化事业,而且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为临沂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记者在节会现场见到了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凤云,并就书圣文化节带给临沂的影响对丁部长进行了专访。 

  书圣文化节点亮临沂

    丁凤云向记者介绍说,临沂是“书圣”王羲之的故里。王羲之以其创新的书法精神和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被海内外众多书法艺术家所膜拜,被尊为“书圣”。近年来,该市大力实施“文化名市”战略,从2003年开始,每年连续举办书圣文化节和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形成了“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节庆文化新格局,努力打造了“书圣故里·智圣家乡·魅力临沂”的文化品牌。如今,临沂“书圣文化节”已成为国内重要的节庆文化品牌。

    书圣文化节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五届书圣文化节期间,到会的海内外嘉宾达1400多人,经贸洽谈活动中,共签约合同项目117个,合同利用外资168.5亿元;同期举办的11项书画活动中,展出名家作品1500多件。文化节共安排日用商品博览会暨书画艺术系列大展、创意与市场中国演出高峰论坛、经贸洽谈会、纪念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35周年纪念、新编柳琴历史故事剧《王祥卧鱼》演出5项主题活动以及14项配套活动。这是一次展示临沂文化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盛会。通过书圣文化节,临沂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书圣文化节使临沂备受瞩目。

  打造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新临沂

    近年来,临沂站在“文化立市”的高度,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打造古今文化相辉映的知名城市,提出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予以扶持发展,并将文化产业列入统计指标体系,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建成,精品创作实现较大突破,十大文化产业板块快速发展,被确定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5个综合试点市之一,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三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

    临沂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算圣刘洪、宗圣曾子、书法家颜真卿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书法文化、兵学文化、忠孝文化、商贾文化以及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发展文化产业,临沂也有优势条件。临沂境内先后发现文物古迹3000多处,其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0多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0多处。其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破解千古之谜,震惊中外;晋墓发掘出土全国罕见。历史上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临沂籍名人有600多人。临沂还是著名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感天动地,是全国红色旅游8个重点城市之一。临沂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文学、音乐、戏曲、表演、舞蹈、书画、民俗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丁凤云强调说:“这些都是临沂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挖掘整理和利用临沂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培植和发展文化产业,使这些尘封千年的资源重新焕发出生机和力量是我们的责任。”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该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成为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市离临沂越来越近。

  文化节搭建经济发展平台

    今年文化节的一个特点是“经济文化一台戏,经济活动更突出”。书圣文化节提升了临沂的影响力,“现在,临沂已成为商家钟情的创业沃土。”丁凤云向记者介绍说,前四届书圣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临沂远近闻名,城市美誉度大大提高。书圣文化节使临沂近海临港、区位优越、产业配套的优势为更多的客商所熟知,有效带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本届文化节共签约各类项目1012个,实际引进市外资金602亿元,成为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临沂文化产业增加值20.68亿元,同比增长41.53%,文化产业正以高出GDP 25.6个百分点的增速高速增长,成为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自2003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1%,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8.3%。可以说文化节为临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Tags:临沂   故里   魅力   书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