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新疆草原一号古墓发掘取得进展

兰亭书童 2007-08-08 热点透析 评论
经过三个多星期的作业,在新疆新源县那拉提草原进行的古墓发掘活动有了新进展,考古专家们终于找到了一号墓葬的墓口,揭示墓穴内部面貌指日可待。

  5日,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的工作人员们将墓葬东南角的封土全部去掉,又在扇形平面上打了一条2米宽的探沟直通墓葬中心,寻找原始地平面层。


  当日19时,考古队员在靠近墓葬中心的位置触到了一处朽木,经验丰富的专家们感到这很可能是木椁残留,立即决定暂停向下的发掘工作,改用小铲清理朽木附近区域。


  记者在清理后的考古现场看到,黑色的木头嵌在土层中,只露出直径10厘米左右的圆木截面。旁边有部分木屑脱落,脱落的木屑微微散发出霉味。


  现场考古专家肖淮雁告诉记者,根据封土中的木头能够初步断定墓口的位置。墓室应该位于地面以下,墓口上方铺有圆木,且略高于地平面。根据外部封土的塌陷坑可以猜测,木椁很可能已经坍塌,墓室面积应该不小。


  正在紧锣密鼓发掘中的新疆巩乃斯河那拉提草原一号墓葬位于古墓葬十分集中的伊犁河谷新源县境内,这里有2500多座古墓。这些墓葬大多分布在伊犁河谷的草原上,呈圆墩状,俗称土墩墓,相传是乌孙时代遗留下来的。正在发掘的一号墓葬高7米,底部直径60米,堆土量近2万立方,属大型土墩墓。


  考古队员们自7月中旬开始对一号墓葬进行发掘。他们先将巨大的土墩墓挖出1/4剖面来,然后根据剖面构造,在武警官兵的帮助下将其余3/4封土逐渐移除。目前墓葬东南角的解剖已全部完成,预留的用于控制地层的隔梁也全部被拆除,原本小山包似的土墩墓只剩下了中间的一小堆土。


  考古队队长巫新华说,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对数座大型墓葬的主动性发掘,揭示早期草原文明的真实面貌。

Tags:新疆   古墓   发掘   草原   进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