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齐白石轶事

兰亭书童 2007-09-17 热点透析 评论
(一)

  上世纪30年代,齐白石在国立北平艺专为我们美术系授课,一周两节,每次必偕夫人分乘两辆黄包车准时到校,从未迟到或缺课。白石先生走进教室时,学生们便立即停止嬉闹,规规矩矩坐好,待先生进来一齐起立行九十度鞠躬礼。白石先生摘下帽子和围巾,稍坐片刻,有时喝上几口桌上工友泡好的茶,即把他的作品挂起供我们临摹。课中,先生不断地在学生中来回巡视,对习作加以指点,或在学生的画上亲笔示范。此刻教室中往往十分安静,尽管先生低语辅导,全班同学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临近下课时,同学们将自己的名字写一纸条放在桌上,请先生在为自己习作上亲笔示范的地方书名题款留作赠品。有时先生赠送学生的作品也在这时带来,照名字题款。款多题以“某某弟属”(女生则称“女弟”)字样。记得我临桌一位叫杨邵程的山东籍同学,生性活泼,爱说笑玩闹。一次他求了先生一幅画,以“黑砖”为名请先生题款。先生一看知是调皮,但仍十分认真地题上“黑砖弟属,白石”,充分表现了先生平易近人、谦和博大的气度。

  (二)

  齐白石在上课时间,常应学生请求赠送作品,当时不带印章,只能题款,常相隔数日由二三人将先生赠品收齐,送先生家集中盖印。为此事我有幸三次去过先生的家,有一事至今印象颇深:一次我们去时,先生正端坐在藤椅中,背向门口,面对壁上一幅未完成的侍女画凝神静观,以至我们进屋的脚步声都未听见。我们一看,知道先生正在专心致志地考虑修改这幅画稿。3个月以后,我再次为同样的事情到先生家里去,进屋后又见先生与3个月前一样,仍在对那幅画端坐凝思。当时先生已是七十八岁的老人,在画坛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名家,然而一幅画稿精研3个月仍不满足,其作画之严谨审慎、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Tags:齐白石   轶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