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整修派”胜了“废墟派” 圆明园明年复建长春园宫门

兰亭书童 2007-09-26 热点透析 评论
明年年初,圆明园长春园宫门复建项目将正式启动。一时间,舆论认为该项目有造假文物,实施“赝品工程”之嫌。更有人担心这又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圆明园新闻发言人宗天亮表示,出于对文物保护的激情,专家学者就学术问题进行争论无可厚非,但他希望专家在树观点下结论叫停工程之前,能亲自到圆明园现场做一番考察,切勿不了解情况妄加指责。事实上,对于圆明园保护方案学术界历来有“废墟派”和“整修派”两大阵营。眼下,复建长春园宫门其实是个科学而理想的折中方案,是经过专家讨论后决定实施的方案。


  据了解,2000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中有两项属于以复建方式进行保护的工程:工程主要属于功能性建筑,如长春园和圆明园的大宫门,占地约为14000平方米;未来复建项目还将包括“三园”(圆明、长春、绮春)的全部围墙。但目前,其余项目尚未通过审批。


  《文物保护法》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修复圆明园是否违背了《文物保护法》?宗天亮表示,目前的“复建宫门”不能等同于“圆明园重建”,更和浙江横店异地复建圆明园工程没有丝毫关联。


  对“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无为’就是最大作为”的观点,宗天亮表示,对圆明园遗址的保护规划是众多资深专家的智慧结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具体的保护规划方案出台。“无为”不是科学保护理应采取的方式,历史上各朝各代宫殿庙宇都经过多次修葺、复建。长春园宫门面阔五间,专供皇帝出入。门楣挂乾隆十二年六月御书“长园”黑漆铜字一块玉匾。圆明园此次复建的宫门也完全采用原始设计方案,方案符合“不改变原状原则”及国际社会的“最小干预原则”。也是对内部遗迹实施基本保护的必要措施。

Tags:圆明园   复建   宫门   整修   废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