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展刘氏五代精品佳作 览石湾陶艺百年风雨

兰亭书童 2007-10-17 热点透析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昨日,《耕陶五代暨刘泽棉从艺六十年》画册首发式陶艺展在禅城石景宜文化艺术馆揭幕,刘氏家族5代共100多件不同时期的精品佳作,同时向市民亮相。


  陈云贤、蔡河义、卢汉超、吴志强、麦洁华等市领导及海内外收藏家到场祝贺并观展。“我们为刘大师从艺六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也为佛山的陶艺发展感到骄傲。”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云贤表示,这次陶艺展发扬光大了佛山陶艺文化。


  剪彩之后,陈云贤等与刘泽棉大师一同观赏栩栩如生的陶艺精品。每走到一件精品面前,刘泽棉都兴致勃勃地讲述其制作构思和背后的故事,陈云贤边听边点头微笑。当走到陈云贤在第二届全国传统陶艺创新大赛上为刘泽棉颁发“市长奖”的相片面前,两人相视会心一笑。“佛山人民感谢你!”陈云贤握住刘泽棉的手说。刘泽棉连连感叹:“我更感谢市委市政府和各界人士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回报大家对我的厚爱。”


  在刘大师身旁的佛山新石湾美陶厂人员透露:当年大师拿到30万元奖金后,别人问打算怎么花这笔钱,大师毫不犹豫地说要回馈社会,因而举办了此次陶艺展。走出展览室,陈云贤又询问起刘泽棉92岁老母亲的身体状况,刘大师立即将陈云贤领至自己的老母亲身旁。陈云贤紧握刘老太太的手说:“你有个值得骄傲的儿子”,随后还与刘泽棉大师一家合影留念。


  这次陶艺展展出了刘氏一门5代100多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刘泽棉大师的作品为主。展览还首次出现刘泽棉部分名作的手稿,以示创作构思过程。《耕陶五代暨刘泽棉从艺六十年》画册则收集了刘氏5代前后一百多年的作品,记录了刘氏家族所走过的陶艺历程,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石湾陶艺百年来的风雨。


  据介绍,刘氏家族是石湾陶艺世家之一,他们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反映了石湾陶艺发展的缩影:第一代刘辉胜开创石湾公仔“刘胜记”,他是石湾地区制作小型山公人物的第一人,享有“山公王”的美称;第二代刘佐潮,将市井百态融入创作中,拓宽了石湾公仔的题材……到第四代陶艺传人刘泽棉,耕耘60载,成为目前石湾陶艺的领军人物,并成为石湾陶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日又入选《羊城晚报》评选的“当代岭南文化名人五十家”,成为佛山惟一入选的文化人;其儿女刘兆津、刘健芬接过接力棒,成为后起之秀。


  [刘泽棉简介]  


  刘泽棉,1937年出生,佛山石湾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出身陶艺世家的他,14岁就小试牛刀,创作的毛泽东像为其在业界赢得“陶艺神童”的称誉。


  刘泽棉创作了大量的陶艺作品,大多是传统人物形象,包括罗汉、达摩、钟馗、皇帝、张飞、文成公主、蔡文姬等,也创作了动物陶塑《大鸭》、《神仙鱼》等。1963年金秋他到南海农村深入生活时,以一个老农为形象创作了人物陶塑《喜悦》。1994年6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佛山视察,看到该作品时连声称赞:“栩栩如生”。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与不断探索,刘泽棉的陶塑技艺已达炉火纯青水平,形成“浑厚传神,技艺娴熟”的个人风格。《石上罗汉》、《东坡赏荔》、《引福归堂》、《八仙》等代表作都曾获得各级奖励。

Tags:石湾   陶艺   佳作   刘氏   风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