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南京南朝古墓将入住“古亭” 计划春节前完工

兰亭书童 2007-12-06 热点透析 评论

前不久,位于南京江宁镇陈塘湖村的南朝贵族墓后壁被整体搬进了南京市博物馆,把“家”安在了朝天宫的后山。昨天,记者在朝天宫后山看到,墓室后壁还被封存着,上面遮了一层厚厚的挡雨帆布。据了解,这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贵族墓很快将搬进一个由仿古亭子构建的“新居”,从此再无风吹雨淋的后顾之忧。


    去年11月,市博考古队在江宁一处砖瓦厂的取土点发现了这座千年古墓。据专家介绍,这座南朝砖石墓内饰十分华丽,几乎每块墓砖上都有画像,精美的莲花纹、刻有青龙白虎的神兽纹以及双手合十的仕女像让人惊艳。值得一提的是,墓室后壁还有用莲花砖拼成的两座佛塔,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国内也属罕见,堪称南朝高等级的贵族墓葬。鉴于该墓葬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很高,再加上其原址已另有规划,经过研究,市博进行了江苏文物保护史上的第一次尝试———对墓葬实行整体迁移。在测重、清理墓基、槽钢加固等准备工作完成后,市博方面租用了承重50吨的起重机和大型平板车,终于将重达18.5吨的墓室后壁和钢架顺利地运到朝天宫后山。


    “搬家”工作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市博还将给这个贵族墓构建一个“新居”。市博的工作人员昨天告诉记者:“很快,这里就将修建一个亭子,为墓葬撑起一把‘伞’。”前不久,部分南朝石刻的保护方案采用了“加顶加盖保护”的方法,同样是石质文物,市博的做法略有不同。该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次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防止雨淋,风化对这种青砖结构墓葬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这次只是修建亭子进行加顶保护。如果将其封闭起来,那样就没办法通风,里面的湿气反而会引起腐蚀。”


    之前,市博已经拿到了几个设计方案,但都没能通过审核,原因就在于建筑风格没能和墓葬的朝代相统一。对此,这位工作人员解释说:“亭子的建筑风格肯定要跟墓葬的朝代相符,也就是说要有南朝遗风,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尽管具体的样式还没有敲定,但亭子的基本构架已经清晰。目前,墓葬的底部已经用水泥板加固,外加槽钢固定,整体位置无需移动,亭子顶部和柱子则将统一采用木质结构。该工作人员说:“按照现在的设想,亭子顶部将由两层木板构成,中间垫一层油毛毡,外层木板再涂上防水漆。材料方面,会采用防水性强且不易变形的杉木。”


    据介绍,这个仿古亭子的最终设计方案近期就将敲定,并计划于明年春节之前修建完成。届时,前来参观的市民们又多了一个欣赏南朝文化的去处。

Tags:南朝   南京   古墓   完工   入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