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中国走私文物多流向韩日美英

兰亭书童 2007-12-22 热点透析 评论

中国海关近年来连续查获多起文物非法出境案件,从这些案件来看,文物走私已由个人携带少量文物发展到大量多种类文物走私,走私者成分也日趋复杂,走私文物主要流向韩、日、美、英等国。


  官方「人民日报」今天报导,浙江省宁波海关日前在一批将出口至美国的木家具中,查获禁止及限制出境的清末民国时期文物二十件。总计今年以来宁波海关已查获文物走私案件八起,截获禁止及限制出境文物达两百七十二件。


  此前,天津海关连续查获两起夹藏走私禁止出境文物案,查获明清时期文物三十九件,其中在一批出口韩国的瓷器中查获十九件禁止出境文物,在一名西班牙游客申报出口分运行李中,查获明代彩绘陶狮子等二十件禁止出境文物。


  在上海,二零零四年以来海关共查获古生物化石走私案件十二件,查扣各类走私古生物化石一百九十三件,其中二级古生物化石十八件,其它禁止出境古生物化石一百七十五件。 
近年来随著「中国热」升温,中国成为世界文物贩子觊觎的「原料市场」,高额利润使得很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浙江一家具公司总经理说,文物行业的「出口利润率」很高,「在国内收购成本价为一万人民币的古旧家具,卖到国外就是一万美元左右。」


  目前中国走私文物主要有三个途径:从古遗址墓葬盗掘、从古玩市场购买、从文物拍卖市场购得。而盗掘和文物「黑市」是最直接的源头。


  中国文物走私新的趋势是,过去大多是个人携带少量文物出境,如今发展成中国部分从事古旧家具生意的贸易公司,透过民间旧货市场非法收购文物后,稍加改装或原封不动地透过货柜夹藏,以及邮递快件管道大量走私。


  中国走私者的成分日趋复杂,在一些大中城市,民间旧货市场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不少打著「古玩」旗号的店铺私下进行非法文物交易,一些识货而狡猾的走私分子从中廉价收购文物,采取伪装、隐蔽等手法,将有价值的文物走私至外国,走私文物主要流向韩、日、美、英等国。


  中国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文物走私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必须由海关、公安、边防、工商及文物管理等部门共管,并且离不开国际合作。


  近年来,中国打击文物走私已具备国际合作基础。例如,中国政府曾透过法律追回海外流失文物三千件,创下向文物占有国追索中国文物的案例。


  负责人说,中国海关已将打击文物走私作为当前反走私斗争的主要任务,目前在天津、宁波等敏感口岸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增加专业的检测人员,「海关准备充分运用风险分析布控平台,坚决将这股『浊流』打下去。」
 
 

Tags:走私   流向   中国   美英   韩日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