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美术中国网采访四川省美协主席钱来忠

兰亭书童 2008-01-22 热点透析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月13日,美术中国网记者在成都采访了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钱来忠先生。下面为访谈资料的整理。


  问:请您谈谈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
  答:当代艺术在四川来讲,其发展总的呈现一种很兴旺的态势。当代艺术的意义在于这是一个有深厚文化传统底蕴的国家,它能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很快的从文化的角度向现代转型。任何一种艺术,都会面临着当代化与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关系的问题,如何当代化是一个大问题。应该适当的发掘一批优秀的当代中青年“架上艺术”画家。“架上艺术”画家首先研究了传统和当代的关系,研究了传统怎么样向当代转型的问题,他们和雕塑艺术家、陶瓷艺术家、平面设计家构成了我们当代艺术的一些风格。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书画艺术在转型过程中相对滞后。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书画艺术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为依托,其理论框架到实践体系等很完整,流派非常地活跃,功力很深厚,因此想在此传统上进行突破的难度相当大。另外,中国的书法和水墨画其背上的包袱和其后的动力过于强大,这种力量有可能成为动力,也可能成为阻力。所以说中国的书法家和水墨画家要转向现代风格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问:请您谈谈应该怎样认识中外艺术在当代艺术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
  答:当代艺术尽管发展比较短,但其发展却很迅速。而且毫无疑问,西方国家是相对比较重视当代艺术的。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本土文化还有一个认知的过程,正如他们对中国的经济有一个认同的过程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与西方艺术文化更为接受的艺术,更易被他们接受。这是一种背景的问题,必须要对国际大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准确的反映一种文化的现象,不然会造成一些误区。我们四川的当代艺术家是一个比较优秀的群体,他们过去所受到的教育都是时代主义文化传统的教育,他们在向当代艺术转化的过程中,正是他们的艺术理性重新整合的过程,这就形成了一种开创性的“架上艺术”。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是以墨为主的,黑和白构成其最基本的特点。如果中国书画完全丢掉了这种黑和白的关系,那将是什么样的?或许谁也不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所以中国书画的革新和现代化,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问:请您谈谈四川当代艺术家的情况。
  答:近年来四川当代艺术家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在别人给予我们四川当代艺术家高度评价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至于成都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第三城”的依据是什么,恐怕也很难说,因为有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都搞得很不错。之所以有人把它称为“第三城”,是因为在这里输出了很多优秀的中青年当代艺术家。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四川却是全国第一个办现代艺术刊物的省份,对于推动全国的现代艺术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品,此刊物的名称就叫《现代艺术》,一直到现在都还在出版。同时,党和国家的政策宽松,尊重创作自由,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很多艺术创作群体。所以,我们现在的创作不管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问:请您谈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艺术应该怎样走向世界?
  答:这就要求我们的作品首先要有创新性、时代性和艺术特性。世界上目前拍卖的前十名都没有一幅中国的作品,就连日本这样曾经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国家,其国内企业、资本家花重金打造,都未果。所以,我们中国的文化需要党、政府、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一同来培养、打造一些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艺术家,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Tags:中国网   钱来   采访   主席   美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