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成都平原沱江流域"宝墩时期"遗址发现古蜀人人骨

兰亭书童 2008-02-28 热点透析 评论
近日,考古部门在成都市新都区发现一处距今4000多年的“宝墩时期”聚落遗址,遗址中发现的古蜀人人骨被认为具有重大研究价值。这是成都平原沱江流域首次发现“宝墩时期”遗址。

  据介绍,遗址位于新都区斑竹园镇的一处在建工地上,面积近500平方米,距沱江上游重要支流毗河仅500米。遗址的一个探方中,有两个墓穴呈紧邻平行分布,其中一个墓坑中,有一具头颅和四肢尚存的骨架,总长度约170厘米。据成都市考古队工作人员介绍,这具遗骸头颅和四肢保存之完整,在全国都比较少见。


  遗址出土的两件小型磨制石锛和一件石矛做工精美,通体磨光,虽历经4000多年的岁月,刃口还十分锋利。遗址还出土了数千枚陶片,根据形状分析,其曾经是宽沿平底尊、敞口圈足罐、盘口罐、喇叭口罐、镂孔圈足罐、绳纹花边口沿罐的组成部分。据悉,考古学家正是根据这些器物的形制,判断出其所处年代。


  据了解,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此前曾发现7座,分别为新津宝墩遗址、崇州紫竹遗址、双河遗址、都江堰芒城遗址、郫县古城遗址、温江鱼凫遗址、大邑盐店遗址,距今4000年——45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被称为“宝墩时期”遗址。这7座古城遗址,都集中在成都平原以西的岷江流域,此次发掘是第一次在成都平原以东的沱江流域发现“宝墩时期”的较大遗址。

Tags:沱江   成都平原   流域   遗址   时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