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解析大型方言话剧《宣和画院》成功演出五大亮点

shxw 2008-11-12 热点透析 评论


 

《宣和画院》剧照。记者 李兰银 摄

亮点一:剧本精 八年磨一剑

通过话剧的表现形式,大型方言话剧《宣和画院》就像一幅反映当今开封市井风情的中国山水画长卷,向人们展示了七朝古都开封的深厚文化积淀,诠释了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内容——书法的内涵和精髓。

李利宏导演说,《宣和画院》是他改编自开封作家王少华的同名小说。他和王少华既是挚友,又是文友,二人总会是对方新作品的第一个读者。李利宏说,在初稿完成后的8年中,自己曾9易其稿。尽管通过首演,《宣和画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剧本并未因此定稿。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的李利宏表示,在接下来的排练、演出过程中,这部戏肯定还会有不小改进。

亮点二:阵容强 多为实力演员

《宣和画院》编剧兼导演李利宏,是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河南省话剧院党总支书记、业务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曾多次获得中国戏剧节文华大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人民政府通报嘉奖并记个人大功一次。

演员方面,剧中饰演一号主角李子信和二号主角廖桂云这两位书法家的演员,分别是吴广林和沈保平,他们二人都是国家一级演员,都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其他演员如呼建国、金世驯、李享、于同云等,也分别是国家二级演员、资深表演艺术家等。而在舞美设计方面,是由优秀青年视觉艺术家张武负责,他的作品《青红》曾获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

亮点三:人心齐 心中都有开封情

李利宏说,剧组在召集演员时,大部分演员都还在外地忙着接戏挣钱。但是接到剧组的邀请后,他们纷纷放弃了在外地优厚的薪酬,全心投入到《宣和画院》剧组的筹备中来。

“他们为什么能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投入到这部戏中来?那是因为省话剧院老少五代中,大部分是开封人。我们心里都有一种开封情结。”李利宏表示,正是这种故乡情结,这种要为故乡做点什么的思想,促使演职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宣和画院》中来。剧组成立半年来,70多名演职人员中,顺利地度过了艰难的焦灼期,没有一个人因为条件艰苦而离开。相反,又有不少人专程从外地赶回来帮忙。浓郁的故乡情节让大家都铆足了劲,向观众呈现出最精彩的演出。

亮点四:有生活 演员多次下基层

观众在观看方言话剧《宣和画院》时,纷纷感叹剧中演员的开封话和穿插在剧中的叫卖声那么地道。记者在该剧组采访时了解到,这与演员多次来开封采风是分不开的。

尽管大部分演职员是开封人,但他们大多从父辈就离开故乡,开封话从他们口中说出来已不是那么正宗。根据剧情的要求,演员们为了练出一口地道的开封话,演职员冒着三伏天的酷暑,多次来到开封体验生活。他们走街串巷四处走访,为的就是学习开封话、熟悉开封风情。他们有时为了正确发出某一个字的音,往往会请教别人、反复练习。

亮点五:能共鸣 听着方言可得劲

曾有人担心,用开封方言演出会不会让外地人观看时产生语言障碍。对这个问题,作者王少华表示,几十年前,一部四川方言电影《抓壮丁》,不但在四川引起极大反响,就是在全国也不乏影响。开封话相比四川话更接近普通话。针对剧中个别开封特色极浓、外地人难以理解的词语,如“眼望儿”、“每昨儿”等,则可以考虑用其他易懂的词语代替。王少华还表示,我国许多戏曲剧种如京剧、秦腔等在唱曲和念白时都使用的那种字音标准,就是中州韵。“中州韵”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由此可见,开封话表演,外地人不会产生语言障碍。

方言话剧利于弘扬开封文化

记者赵杰报道 作为小说《宣和画院》的作者,作家王少华对开封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方言话剧《宣和画院》的成功,将有利于对外宣传开封优秀的书法艺术,弘扬开封优秀的文化传承。

“在我眼中,开封是一位手握毛笔的老人。他用手中的毛笔,沾着黄河的水,在书写中华民族的篇章。这个篇章的每一页,都让人流连忘返。”王少华说,书法在开封人心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

王少华说,在自己的一系列汴味小说中,最喜欢的还是《宣和画院》,因为它能更好地诠释自己对开封这座古城的理解。除了《宣和画院》要参加明年的中国话剧节,意欲冲刺大奖外,王少华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好消息,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已经向《宣和画院》剧组发来邀请。届时,开封方言话剧将向全世界展示书法的魅力和古城的文化内涵。

各方大力支持 首演获得成功

剧组人员纷纷表示,在这部开封味极浓的方言话剧彩排、公演的过程中,开封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了鼎力支持。

在《宣和画院》剧组成立之初,我市召开市委常委会,把大型方言话剧《宣和画院》作为宣传开封、弘扬开封书法艺术的一项文化活动来抓,并对该剧给予专款支持。今年5月末和6月初,《宣和画院》剧组曾两次组织演职员集体来汴体验生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其昌,还专门组织我市众多著名书画家一起,召开研讨会,为该剧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方言话剧《宣和画院》的导演李利宏告诉记者,正是在省文化厅及开封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演职人员的努力下,克服了诸多困难,这部戏才得以成功公演,并以此来回报开封父老乡亲的厚爱。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