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六十岁学书法九十岁出成果

shxw 2008-11-24 热点透析 评论

六十岁学书法九十岁出成果

  裁剪宣纸,折叠后又铺开,饱蘸浓墨躬身挥毫,遒劲大字立现(见图),现场书法创作一气呵成。让人叫绝的是,该书法创作者是一名九旬老人,他在60岁时才开始自学书法,历经30年苦练,如今造诣赢得书坛众多名家的称许。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位名叫章时昇的老人,听其讲述了苦学书法的历程。

  章时昇出生于1919年8月,现住锡山区东北塘。岁月除留给老人满头白发外,还有额头明显的皱纹和一脸的老人斑,但他精神矍铄、说话很清晰。他说,早年做中医,给病人看病后要开药方,当时人们看医生水平怎样,首先是看医生的字写得怎样,要是字写得不好,会给人留下文化低医术差的印象,因此他很注意写字。解放后,他成了东北塘一家医院的创始人之一,后来又做了医院的负责人。由于工作忙碌,想练书法却一直没时间。上世纪70年代末,他退休后开始练起字来。每天早晨起来后不久,就开始临摹颜真卿、王羲之等人的字体,平均每天要练习5小时以上。

  练字一段时间后,他被聘请到当时的无锡县教师进修学校做校医。工作之余他继续练习,却发现有些字怎么写都写不好。他向学校两名精于书法的老师请教。老师看了他的字后,表示写得不错,但指出他毛笔的捏法不对,导致字的笔画“中锋”写成了“偏锋”。想想自己60多岁了,居然连笔都没捏对,他一时很灰心。但在两位老师的鼓励下,他又拾起笔,边练边钻研《孙过庭书谱》等,以提高书法理论水平。7年后他离开教师进修学校时,书法水平有了长足进步。2006年1月,章时昇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印成《章时昇书法集》,他的孙子看了很敬佩,但不知爷爷的书法水平究竟怎样,便在去年1月带着这本册子请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专家评点。中国书法家协会多位名家看后予以高度评价,当即邀请章时昇参加2007年初在武汉举行的“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2007年11月,章时昇老人的作品入选《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特邀作品集》。

  “练习书法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能将喜怒哀乐置之度外”,老人如此评论自己的爱好。(无锡新传媒)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