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传递海峡两岸的友谊

兰亭书童 2009-06-21 热点透析 评论







传递海峡两岸的友谊






  

      初春时节,我见到了中国百杰画家、著名国画大师崔子范的入室北子、大写意花鸟画家孙泳新先生。出生于山东招远的孙泳新先生,自幼酷爱绘画。却因为家境贫寒,初二就辍学打工,维持家里生计。幼年的他,常常手里拿着什么就往墙上、柜子和地下涂画,还因为把邻居家的白墙涂了画,遭到父亲的痛打。那年春节,父亲因为请不起财神像,一筹莫展。孙泳新看着无奈的父亲,自告奋勇地说:“我帮您画一张吧!”于是,奇迹出现了,只有14岁的他,因画了一幅财神像,轰动了十里八乡。以后常有乡亲找上门来请他画。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第一张绘画作品竟是财神爷。然而,能画财神像的他并不能摆脱家境的贫寒。辍学后的他到当时亚洲最大的金矿——招远金矿工作。办宣传栏,画黑板报,写标语,放幻灯片,直到放电影。这些工作无疑发挥了他的美术特长,同时对他的绘画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没有老师的指导,孙泳新先生的绘画全凭感悟。他买来教材自己临摹,又跑遍大江南北写生。他说:写生不是模仿,是写“精神”,是“立意”。说这话时,他的眼睛里好像看到的是动感的世界。他的好友。已故的著名电影演员李仁堂曾称他为“德艺双馨”的画家。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而备的。1983年,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孙泳新似乎得到了上帝的垂青。他当上了招远金矿博物馆馆长。


      1987年,著名大写意画家崔子范老先生来到招远金矿博物馆参观。孙泳新岂能错过这样的天赐良机,他拿出自己的30幅作品求教。崔老从中选中了6幅作品,加以评点,并说“今后,你就照着这样的路子画下去,我看大有可为。”一听这话,孙泳新“扑通”跪在了崔子范先生面前说:“既然这样,您就收下我这个徒弟吧。”就这样,他幸运地成为了崔子范先生的弟子。
为了鼓励这个好学勤奋的徒弟,崔老特地给他题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对联。还给他的画室题名为“小草画室”,意为不与花媲美,不与树比高,画室的主人出身虽苦,却像小草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其作品《藤蔓》、《杏花》被崔老题为“颇有神志,具有天趣”。
      自从拜师以后,孙泳新似乎有了明确的方向感。把大写意和小写意溶为一体。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北京,从此开始在这里书写他的绘画生涯。出乎预料的是,1999年5月,他突然收到了国务院的一封邀请函,让他为张学良的百岁生日(虚岁)作一幅画作为贺礼祝寿。
      张学良将军曾为祖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如今,少帅百岁了,以何题材作画才能代表全国人民表达对将军的真诚祝福呢?一时间,孙泳新彻夜难眠,画什么好呢?经过反复斟酌和构思,孙泳新决定作一幅《高寿图》。中国民间有用寿桃祝寿的习俗,且有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之说。于是,孙泳新便使出他最擅长的泼墨泼彩技法,在画面上渲染出十颗鲜红饱满的寿桃,倾情绘出了这幅具有传统寓意又富有现代美感的《高寿图》。当这幅《高寿图》送到美国夏威夷少帅府上展示时,顿时迎来满堂喝彩。张学良夫妇更是啧啧称赞,并欣然在画前合影为念。一年后,孙泳新再次接到国务院的邀请函,让他为张学良将军再献一幅画。于是,他便以国色天香的牡丹为题材,创作了《色染中华》。画中10朵鲜艳欲滴的牡丹当空怒放,象征着少帅产一付赤胆忠心照射着华夏大地。这幅画也博得了张学良夫妇的常常喜爱。
      从此,孙泳新便成了海峡两岸的友谊使者,他有200多幅作品被当作“国礼”馈赠给国际友人。他秉承崔子范老先生的走民族化、时代化、理想化、个性化的创作道路,结合东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总结出一条通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创作新路。
同时,他被台湾美术家协会聘为副秘书长、台湾国际文人画家总会常务理事、台湾国宝画院名誉院长、台湾北京书画会名誉会长、海峡两岸书画名家联谊会名誉主席。其作品《红牡丹》荣获中国和平统一国际大赛金奖;《墨牡丹》获亚运会书画大赛铜牌;《墨竹》获国际书画精品大展金奖等等。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国画画家,同时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一位海峡两岸传递友谊的使者。

 


              

出自:民族画报
2004-7-1

Tags:友谊   海峡两岸   传递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