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某网站对汉字整形专门开通了网上调查——“你是否支持教育部拟调整44个汉字写法”,结果九成以上的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是“穷折腾”。一些人士更是忧心忡忡:一算成本账,44个字“整形”后,字典、课本、招牌......都要重新修改,花费可能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
为什么改?
教育部说与宋体字笔形一致
19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调整44个汉字写法”作出了最新解读。解读中称,此次调整汉字写法的主要原则是为取得与宋体字笔形变异的一致,其他主用字体(仿宋体、黑体、楷体)与非主用字体,以后再逐步进行调整。
据介绍,目前,规范汉字的标准字形采用的是1965年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统一,但局部仍有不一致的地方。在“前电脑时代”,各印刷厂的铅字都是用铜模浇铸,这些微量的不同仅凭视觉不易察觉;而进入“电脑时代”后,字形的不规范情况就“暴露”出来。昨日,教育部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微调只不过是将以往习以为常的书写习惯变过来,并不会对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此次字形调整有尊重汉字结构、考虑宋体风格、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4个总原则。在总原则的指导下,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和竖钩、横折钩去钩5类笔形规则。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与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
至于“44个汉字整形”网上骂声一片,教育部有没有关注?对此,教育部表示,现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会充分尊重各方意见。而对于记者提出的类似有没有考虑“44个字整改”后所有的书籍、字典,包括辞海等都要重新修改,“代价”谁来买单等问题,该工作人员没有回答,只是提醒记者今天教育部相关领导会“坐镇”网络,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
代价有多大?
字典改课本改店招牌改
几十上百亿可能打水漂
虽然仅仅是对44个汉字进行调整,但是影响却无法估量。昨天,众多网友、社会人士、专家均称:44个汉字的重新规范一旦推行,将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代价将难以估量!
其实,谁都清楚,汉字重新规范一旦通行,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学校的教育。字典、词典、课本、辅导材料无一不要重新印刷更改,特别是语言文字教学用书,上亿元的花费都不在话下。
昨天,记者找到了新华书店的负责人,谈及文字重新规范,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小学生的《新华字典》每本10元,按照出版50年间4亿册的总发行量算,这样一折腾成本就高达数十亿。“教科书、辞海、还有……可以说我们书店里所有的书,即使英文版的,涉及翻译的也难免不碰到这些字,所以这个代价是无法衡量的……”
“要真这样实施,我们的课本怎么办?”南京一所小学的李老师是负责教材发放的,现在新学期的教科书已经放在了学校的书库里。“你看这些变化的字,条、茶、唇、新……多半都是常用字,不仅语文书里有,甚至英语书里都可能有。如果真改了,我们是把书发给学生,还是退回印刷厂?”李老师算了一笔账:他所在的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哪怕一人退一本书回印刷厂,也要损失上万元,更何况肯定不止一本!而记者了解到,南京的中小学生大概有80万人,一人退一本10元左右的教科书,就要损失800多万——推及全国,这个数字庞大得吓人!“这样算来,几十上百亿都是有可能的。”一位老师估算了一下。
而更多的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可能受到影响。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说,自己的名字里有个“新”,看来以后身份证也要改了,但不知道这个换身份证的钱是不是得自己买单?而一家奶茶店的老板也犯了愁,本来就是小本经营,现在却可能要因为“茶”字花几百元重做一个灯箱招牌。
附:44个汉字拟这样变化
①“琴、瑟、琵、琶”的上左和“徵”的中下部件“王”最后一笔横变提;
②“魅”的右部件和“籴、汆、褰、衾”的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
③“巽(撰、馔、噀同)”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竖提;
④“亲(榇同)、杀(刹、脎、铩、弑同)、条(涤、绦、鲦同)、茶(搽同)、新(薪同)、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
⑤“恿”的上部件和“瞥(弊、憋同)”的上左部件中横折钩变横折;
⑥“蓐、溽、缛、褥、耨、薅”中的部件“辰”以及“唇、蜃”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
⑦“毂”的左下部件“车”上添加一短横。
[教育部,大家喊你别折腾!]
专家:
虽然有根据但是没必要
“我个人坚决反对这样的汉字改革。”在记者采访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语言学会会长马景仑的语气果断坚决。他说,这样的文字“整形”他绝对会投上反对一票。
作为语言文字研究的权威专家,马景仑分析,专家倡导对44个汉字的写法上进行调整,主要是从强调汉字字形的来龙去脉角度出发,从造字的原理上,的确应该是改后的写法。但是,专家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到语言的应用性和社会性。这些文字已经使用了半个多世纪,早已深入人心,而且应用广泛,全国13亿人口都在使用。这样的调整会让人们无所适从,增加不少麻烦,甚至会变得一片混乱。
“语言文字的调整一定要慎重。”他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重大的、特殊的情况发生,规范文字绝对不可以轻易改。如今进行这样的调整,其实是多此一举,没有任何价值。
中国书协理事、南京市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孙晓云直言: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改。“文字只是一个符号,通用就行,什么体其实并不重要。”
孙晓云建议,如果改的话,两种写法即宋体字和我们现行的这种写法通用,就像英语的大、小写一样,“大写表示比较正式,小写比较随便,两种字体并存,我觉得可以相对折中一些。”
老师:
不太能接受像画蛇添足
“最好不改。”游府西街小学高级教师干露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也许决定改写法只是一瞬间,但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要适应这种改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干露表示,汉字是一种符号,符号的意义是为了交流、记载的方便,突然发生这种变化让人不太能够接受,感觉是画蛇添足。她建议即使调整,也应该是在小范围内先进行试点,确实可以推广才进行正式推广;而在推广期间,也应该是让两种写法并存,有个缓冲期。
学生:
一旦没记住写错就糟了
“我觉得怪怪的。”小吴是高一新生,在网上看到44个汉字写法要改的消息后,她在QQ上把新闻贴给了十多个在线的同学。“大家都觉得没必要,因为汉字的改革本来就是有约定俗成这一条,既然已经习惯了,为什么要突然变化?而且变化并不大,特别容易混淆。”小吴说,现在大家都在静观其变。“我们江苏高考作文是错一字扣一分——万一错一个字就下降几千个名次,这损失可大了!”
“不会的,不要太担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高考专家吴锦呵呵一笑,用这样的回答打消了人们的顾虑。他告诉记者,其实手写体和印刷体是有区别的,这次汉字写法的调整是针对印刷体的,并没有针对手写体。即便是高考作文中,学生仍然按原来的汉字来写,也不会有任何影响的。高考语文阅卷是不会太苛刻的,比方说,把“一撇”写成“一点”,这样也不能算成别字,毕竟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同,绝对不可能因此而扣分。
网友:
用拼音算了和国际接轨
■网友小鱼6216:
我想知道目前的小学是否可以收取年龄31岁的我??我觉得要重新学习汉字了!!汗
■网友砧板:
教育部除了做这些无谓的事情外,是不是更应该做一些对教育事业有益的实质性事情呢?
■网友yonexyonexyonex:
不影响生活?真当我们没有脑子,到时要改电脑字库、学生教科书、各类刊物重新调整.......花的时间和金钱可多着呢!
■网友kivin0678:
直接全用拼音算了,和国际接轨。
■网友hatadragon:
古人写的叫通假字,我按古人写就叫错别字。专家把字改了,我写的也是通假字或古文了,可怜以后的学生又要多记多少通假字或古文了!
■网友lanxiansen:
极度无语。
■网友手机用户:
吃饱撑的。
■网友wdfans:
瞎折腾让人烦。
■马上评论
要改字了,就通知大家一下吗?
教育部打算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这件事的影响,按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的说法,是“不大”。
影响真的不大吗?我们的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这44个字真的要整形的话,光课本、字典重印的损失就将以数十亿计。当然,还有人们重新适应新字体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这么高的成本如果还“不大”,那就纯粹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很多人说,教育部主管这件事的官员和那帮专家是吃饱了没事干,才搞出这么一个汉字整形计划来。这当然是气话,但教育部也的确该好好反省一下,为什么这个整形计划一推出来,就遭到了九成网友的强烈反对呢?
汉字的写法当然不是不能改,但要算准成本和收益比。在这一点上,千千万万天天要写字的普通老百姓比专家更有发言权——文字对他们来说是生活所需,对专家来说只是一种研究对象。权利也要讲个先后顺序,研究文字的权利总不能跑到使用文字的权利前面去吧。现在的情况很明显,普通老百姓没几个赞同整形的。人们只是觉得——这个事情太无聊,是穷折腾。教育部不是要听民意吗,民意已经摆在这儿了。
但我还是在想,那么多专家盘算了8年,不至于搞出来的东西这么不堪一击,应该还是有一些依据的吧,可教育部怎么就没详细解释呢?“往宋体上靠”和“对社会影响不大”这两个表态,前者简单得令人发愣,后者轻飘得让人抓狂。如果一项影响十几亿人的文字改造工程可以这么释疑,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大事情是值得政府部门多花点时间和精力跟大家讲清楚的。
但凡重大政策出台或调整,公开征求意见现在是一种惯例了,但一种坏习惯也就此养成——要么新政如天书,令人无法看懂,当然也无从提意见;要么解释政策惜字如金,好像不是要征求意见,而仅仅是通知大家一下。很明显,教育部这次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从教育部的表态里,我丝毫看不出对这44个汉字动手术的必要性,所以我只能认为这是穷折腾。教育部也许很郁闷,但这又能怪得了谁呢?迫切需要整形的,恐怕不是这44个汉字,而是那种“通知大家一声”的行政习惯吧。
- 上一篇:国产涂鸦——中国城市的街头涂鸦文化
- 下一篇:两岸故宫60年来首度合办 聚焦
猜你喜欢
- 2015-03-13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汉字书法拍出两千万韩元
- 2014-12-24 南京小学生跳“书法操”一笔一画写汉字
- 2014-12-19 2014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揭晓 “转”字高票当选
- 2014-11-15 马来西亚选出2014年度十大汉字 组图
- 2014-11-03 探寻汉字传播的故事
- 2014-10-21 “汉字之美——沪台两地女书法家作品交流展”在沪举行
- 2014-08-29 “汉字”巡展在台湾·2014河南文化季中亮相
- 2014-06-14 嵊州市二年级学生参加规范汉字硬笔书法比赛
- 2014-05-20 “恒兴杯”第六届安溪县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圆满结束
- 2014-05-14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系列图书将出版
- 搜索
-
- 05-12关于中国书法家协会入会申报的声明
- 02-252016墨淘网当代书画作品微信拍卖会拍品征集四月底截止
- 04-28行云流水 指到书成——记指书书法家方庆云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将公开发行
- 04-13书法家方庆云:闽海翰墨公益心
- 04-03“星星点灯,艺术助学——关爱自闭症儿童”捐赠仪式在福州隆重举行
- 03-15李克强:中国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 03-15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 03-15众明星出席济南慈善拍卖活动
- 03-15国防部:缅军机再越境将坚决应对 缅方承诺追责
- 34892℃中国书法家协会简介
- 25479℃中国书法家协会领导名单
- 22599℃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单
- 19916℃中国书法家协会五个专业委员会名单
- 18569℃林岫当选为主席 北京书协新一届理事产生
- 15460℃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决赛获奖名单
- 14861℃首届电视书法大赛大赛介绍
- 11614℃中国书协召开“兰亭奖”工作会议
- 7815℃中国书协2003年工作设想
- 6801℃第二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征稿启事
- 04-28行云流水 指到书成——记指书书法家方庆云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将公开发行
- 04-03“星星点灯,艺术助学——关爱自闭症儿童”捐赠仪式在福州隆重举行
- 05-30《国际少儿书画作品集》5月底正式出版
- 03-11李延声委员:可对高考时用毛笔写作文的学生加分
- 02-25书法是传统文化还得继承
- 02-25聚焦大运村 “中国风”成为学习热门
- 02-25艺术收藏再发新枝 中国书法市场正稳步上升
- 11-25多少钱一“尺”?中国书画领域的通病
- 11-25韩剧穿帮将隋炀帝身后屏风设为毛泽东诗词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