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鲜卑人祖居嘎仙洞发现石窟寺遗址

兰亭书童 2010-07-29 热点透析 评论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28日专电(记者 勿日汗)鲜卑文化研究者通过考察发现,著名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缔造者鲜卑民族的祖居嘎仙洞内也有一座规模巨大但工程未竟的石窟寺遗址。

    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端的一条山谷之中,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旗境内。嘎仙洞为天然花岗岩山洞,洞内宏伟宽阔如同大厅,面积2000多平方米,可容纳数千人。1980年在嘎仙洞内发现了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人公元443年回到祖居拜祖时凿刻的石刻祝文,从而确定了嘎仙洞就是《魏书》记载的鲜卑人旧墟石室、祖庙。

    “嘎仙洞的后三分之一是人工开凿的,根据人工遗迹的情况分析得出,当时设计的是规模宏大的石窟寺,但工程没有完工。”内蒙古鲜卑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崔越领说,“人工开凿的空间长40米,宽8至13米,高8至12米。”

    嘎仙洞主洞侧壁光滑,移行自然,为自然形成。在距洞口75米处开始左转后,侧壁开始斑驳,棱角凹凸,一直延续到尽头,明显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有成规模未竟工的人工开凿设计--石窟寺中常见的盝顶龛、甬道、像位等。

    鲜卑文化研究者初步确定,嘎仙洞石窟寺的开凿年代为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派大臣李敞率众到嘎仙洞祭祖时所为。

    崔越领说:“据我们分析,嘎仙洞石窟寺工程未竟的原因是由于宗教信仰的重大变故。”

    公元446年,鲜卑人到嘎仙洞祭祖的第三年,崇信佛法的北魏太武帝转奉道教,开始灭佛运动。废佛后六年,太武帝驾崩,文成帝即位,下诏复兴佛教,之后北魏开凿了闻名世界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专家认为,嘎仙洞石窟寺开凿工程可能因北魏太武帝的灭佛运动而搁浅。

鲜卑人祖居嘎仙洞发现石窟寺遗址

 

Tags:祖居   鲜卑   遗址   发现   石窟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