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天地之中”堪称文化珍品 申遗标准得认可

兰亭书童 2010-08-02 热点透析 评论

    据中国文物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0年8月1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大会上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

    郑州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绵延不绝,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之一,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

    文化珍品,宝贵价值熠生辉

    在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而天地中心则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郑州登封,因而这里成为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中国几大主流文明——儒、佛、道都在这里建立了弘扬传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这里也成为人们测天量地的中心,这一历史背景使得这里汇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纪念建筑,其精华,即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它们都与中国“天地之中”传统宇宙观发生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是“天地之中”宇宙观形成的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其价值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高度认可。周公测景台最早是西周(约公元前1037年)为测日影定地中而建的土圭,唐代(公元723年)在其旧址仿旧制建成了留存现在的石圭测景台。观星台为元代(1276年)天文学家郭守敬所建,是当时27个天文观测站的中心观测点,见证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的测量演算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充分验证了“天地之中”的信仰,是科学、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

    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作为密檐式塔的鼻祖,在佛塔的类型上有极大的开创性,是中国建筑艺术和西域建筑交流的见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佛塔,堪称世界上最早的筒体建筑。它代表了东亚地区同类建筑的初创与典范,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嵩岳寺塔是佛教通过在“天地之中”传播而确保并扩大其影响力的建筑实物见证。

    少林寺常住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寺内现存明、清建筑30余座。五百罗汉朝毗卢、少林拳谱、十三棍僧救秦王等壁画以及现存的174品碑碣等文物是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而每栋建筑、每件文物都记载着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作为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承载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创新与发展。

    少林寺塔林保存了公元689年至1803年间的古塔241座和现代塔2座,数量惊人,是综合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雕刻艺术发展史和宗教发展史的实物资料宝库, 被誉为“中国古塔艺术博物馆”。

    少林寺初祖庵是为纪念佛教东方禅宗的创始人——南亚高僧达摩而建,除了它影响深远、广泛的宗教历史意义之外,其建筑还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完整的宋代(公元960-1279年)砖木建筑精品之一,更是中国砖木结构建筑宝典——宋代《营造法式》颁布后最初的珍贵实证,其精美的石雕让人回味和感叹大宋王朝的辉煌和无与伦比的文化繁荣。

    少林寺建筑群(塔林、初祖庵、常住院)见证了佛教通过在“天地之中”的传播,加强、巩固其影响力,并由此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禅宗教派。

 

“天地之中”堪称文化珍品 申遗标准得认可

   1 2 3 下一页  

Tags:珍品   堪称   认可   申遗   标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