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河北仰韶文化遗址:6000年前古人砂锅做饭

兰亭书童 2010-08-30 热点透析 评论

邢台市文物部门受省文物局委托,对邢台柏乡县小里村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近日取得阶段性进展。据介绍,这处遗址是小里村的村民在采沙取土时意外发现的。

26日,记者探访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据悉,这是省内最大面积的一次仰韶遗址考古发掘。在1000平方米的发掘区内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揭开了6000多年前古人饮食等方面的神秘面纱。

考古现场

仅器物残片就发现2万多片

26日,记者驱车至柏乡县小里村仰韶遗址发掘现场。负责本次考古发掘工作的执行领队史云征介绍,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面积达到6万多平方米。目前,已发掘1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遗址9处,遗址内现存的灶台烧火痕迹非常明显。

“河北境内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本来就不多,上一次的发掘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本次发掘是河北最大面积的一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工作了。”昨日,省文物局文物处一位负责人称。

史云征称,遗址内出土遗存有陶器、骨器、石器、蚌器等。主要器物组合有:釡灶、钵盆、鼎盂、壶罐及石铲、骨锥、骨针等。其中,仅器物残片数量已超过2万片。

3个多月 挖出古人“陶饭碗”

在小里村仰韶遗址发掘现场,记者看到10余名工作人员手持铁锨、铲刀等工具正在发掘。史云征介绍,目前发掘工作已开展了3个多月,正在进行的是建筑遗址区的灰坑发掘。

在最东侧的一个灰坑内,正在发掘的工作人员张少英的铁锨触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他赶紧换成了小铲刀,一点一点地清理起泥土。几分钟后,一个直径十六七厘米的红陶大碗露出了真容。

“挖出了2万多个陶片,完整器物这是第一件!”史云征说,“这个大红碗叫红顶钵,是古人用来盛菜、盛饭的器皿。保存如此完整,其大小、形制为我们复原其他器物提供了样本。”

 

   

   1 2 3 下一页  

Tags:仰韶文化   砂锅   河北   遗址   古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