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将揭开神秘面纱

兰亭书童 2010-09-08 热点透析 评论

阿尔寨石窟 资料图片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8日电(记者 贾立君)记者从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阿尔寨文化节”上了解到,近年来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下,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对“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实施了紧急抢救保护工程,并组织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多方面研究,将逐步揭开石窟的神秘面纱。

    “首届中国阿尔寨文化节”于8月30日至9月6日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拉开了全面深入探讨、研究阿尔寨石窟的序幕。

    在鄂尔多斯市西部的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境内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突兀着一座高约40米、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00米的红砂岩桌形小山冈——阿尔寨(蒙语意为“平地隆起的”)。在山体周围险峻的峭壁上分布着众多大大小小的石窟,当地人称其为“百眼窑”,传说是780多年前成吉思汗第六次西征时疗伤和指挥作战的大本营。

    专家已在此发现65座石窟、22座浮雕石塔,在其山顶还发现6座建筑基址。石窟内现存近千平方米的彩绘壁画,其中除大量宗教画面外,还有《成吉思汗家族崇拜图》《蒙古帝王葬丧图》等珍贵的世俗壁画。另外,还有早期藏文、回鹘蒙古文榜题,是目前世界上回鹘蒙古文榜题最多的一处遗址。

    据专家、学者考证,阿尔寨石窟始凿于北魏中期,以西夏、蒙元时期最盛,沿用至明末清初。中国考古学界、石窟学界认为,阿尔寨石窟是中国长城以北草原地区“硕果仅存的晚期佛教石窟遗迹”,特别是窟内壁画弥足珍贵,因此称之为“草原敦煌”。不过,由于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及人为影响,石窟遭到严重破坏。为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务院2003年特批将阿尔寨石窟增补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石窟构造方面的严重病害,政府于2003年拨出专款170万元人民币,紧急抢救保护石窟危岩体和壁画脱落部分。此后又实施了危岩体加固工程,并修建了廊道、台阶、甬道。鄂托克旗还成立了阿尔寨石窟研究院,划定了保护范围,并已投资2800万元人民币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来,当地政府邀请近百名专家对阿尔寨石窟进行了研究、探讨。其中,去年以蒙、汉、日、英等多个文字版本出版的《阿尔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80篇论文。同时,鄂托克旗还创办了《阿尔寨》综合期刊,为研究者建立了一个专门交流互动平台。今后,关于阿尔寨石窟的研讨会和文化节将每年举办。

    不过,阿尔寨石窟仍有许多谜底尚未揭开,如最初开凿于何年,壁画、榜题绘于何时,与成吉思汗到底有多大关系等,诸多疑问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将揭开神秘面纱

Tags:内蒙古   石窟   阿尔   面纱   揭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