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长沙古井简牍发掘获重大成果

兰亭书童 2010-09-10 热点透析 评论

    新华网长沙9月9日专电(记者 苏晓洲、明星)9日,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界宣布,对长沙五一广场地铁工地内一东汉古井展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已经结束,发现简牍数量之大、简牍形制之独特等均为国内罕见。目前,出土简牍被封装于210个大小盆内,未来将展开细致的揭剥、清洗、释文等研究工作。

    今年6月22日凌晨,长沙地铁二号线五一广场站工地施工中发现一口埋藏大量东汉简牍的古井。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闻讯后,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封锁现场,组织抢救性发掘。至8月上旬,一口深藏地下近4米,直径3.6米至4米、深1.5米的古井逐渐显露。考古人员在古井内第三层灰黑色堆积物中,发现大量简牍和竹木残片。

    9日,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记者展示了部分已经清理出来的简牍。记者看到,这些埋藏地下1900多年的木简,字迹清晰秀丽,一些简牍木质纹理尚存,保存非常完好。据悉,此次出土的简牍有竹简和木简两类,其中木简较完整的约有2000枚,包括大木简、木牍、封简、签牌等,最长的大木简长达47厘米,木牍长达23厘米,其长度在国内非常罕见。此外,考古人员在古井内还发现大批竹、木简牍残片,专家估计此次考古发掘发现的简牍总数可能超出发现时估计的近万枚的数量。据此次考古发掘的主要负责人、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朴华介绍,根据目前少量已经清洗、可辨识的简牍情况看,初步推测是东汉时期官方文书档案。

    目前,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已经清理出来的完整简牍实施药水浸泡和恒温恒湿保护,分层、分块整体提取的简牍则封装于66个大盆和144个小盆内,未来将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展开清理、揭剥、整理、脱水、脱色、释文及成果总结与出版等工作。对长沙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8月下旬派出权威专家现场检查指导发掘、清理工作。

长沙古井简牍发掘获重大成果

Tags:简牍   古井   长沙   发掘   成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