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月饼模俗称月饼印,是制作月饼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子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居多。
历史久远 种类繁多
旧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过中秋时自己制作月饼,饼模多为自制,不同年代的饼模形状各异、千姿百态。但早期的饼模造型十分简单,几乎都是圆形,预示着“团圆”,材质多为木质或石质。后来,除常见的圆形外,又增加了方形、椭圆、莲花形、桃形,以及鲤鱼跳龙门、寿龟、弥勒佛等,甚至还有做小饼干用的“杂宝”模子……月饼模子图案、形状的变化,既体现了制作工艺的变化,也是为了区别月饼的不同馅料。
制作饼模有以下几道工序:首先要选择坚实耐用的木料,首先是选材,梨木(沙梨木)最好,枣木、杏木次之。其次就进入“开方”工序,即将木料锯成大约20厘米厚的坯料,根据计划好的月饼造型,刻出初步轮廓。第三步是“打边牙”,即对饼模进行精雕细刻,在饼模四周刻制出排列整齐的花纹,以增强月饼的装饰性,根本作用还是便于月饼顺利脱模。最后一道工序是制造月饼模的“精华”之处:雕刻花纹,为月饼模“文身”,是整个工序点睛之笔,从立意的体现到刻制工艺水平的展现等,全部在此一举,一般都由技艺娴熟的老师傅操刀。同时,月饼模上还少不了一圈规则形状的花边,常见的有“缠枝花”等。
饼模常见的图案多为嫦娥、玉兔、吴刚、桂树等,龙、麒麟、蝙蝠等瑞兽及梅兰竹菊等花草,也时常成为图案的主角。而福禄寿喜、和谐喜庆、合家团圆、月圆中秋等亦是饼模经久不衰的主题。但从造型和题材上讲,仍受各地民俗民风和地域影响。南方地区饼模多体积小巧、造型多样;中部地区多体积偏大、造型单一,以圆为主。有些大商家专门定做饼模,除花纹和图案以外,还刻有品名、店号及产地等,以及表示吉祥如意的字样。